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怎樣移動布局 盤點中共中央早期駐地變遷

盧 毅

2013年02月06日08: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百年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21年至1927年,中共中央駐地曾幾度變遷,先后在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城市之間遷徙往還。從聯共(布)與共產國際檔案來看,這種移動布局既是共產國際幕后決策的結果,同時也與當時中國政局的風雲變幻有著密切關聯。

1920年至1922年,從上海到北京,一度欲遷廣州

共產國際很早就把上海看做遠東革命的中心。1920年5月,剛成立一年的共產國際便在上海成立東亞書記處,由蘇俄政府外交人民委員部駐遠東全權代表維連斯基擔任東亞書記處臨時執行局主席,下設三個分部,即中國分部、朝鮮分部和日本分部。中國分部又稱上海革命局,由受俄共(布)西伯利亞局東方民族處派遣來華的維經斯基負責,下設三個部,即出版部、宣傳報道部和組織部。

共產國際之所以選定在上海設立東亞書記處,首先是因為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有相對自由的華洋雜處的租界,從國外派去的人員比較容易在那裡出入活動。上海還具有特殊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便於與各國和中國各地聯絡。譬如當時有大批的朝鮮民族獨立運動人士流亡來滬,組成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同時,上海又是中國工業中心,是無產階級最集中的地方,因此被共產國際視為最有可能建立共產主義組織和發動中國革命的城市。

此外,上海還是近代中國出版業最發達的城市,有利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20年9月1日,維連斯基在給共產國際執委會的報告中就說:“上海是中國共產主義出版事業的主要中心。在這裡,東亞書記處擁有許多報刊,我們有《上海生活》,中文報紙《周報》、《社會日報》,雜志《新青年》、《新中國》等。”10月5日,受俄共(布)華人黨員中央組織局派遣來華的劉江也報告:“上海是中國社會主義者的活動中心,那裡可以公開從事宣傳活動。那裡有許多社會主義性質的組織,出版300多種出版物(報紙、雜志和書籍),都帶有社會主義色彩。那裡時而舉行群眾大會。出版的書籍、報紙和雜志刊登有蘇俄人士,特別是列寧和托洛茨基的照片,購買踴躍。”他還說:“在上海的中國學生中心組織和工人組織都支持社會主義者,而這些人是革命的主要支柱,是對北方政府的威脅,他們出版一些極其左傾的報紙、雜志和書籍。”

同樣也是緣於以上這些因素,上海成為中共中央的首選駐地。1920年8月,在維經斯基的推動下,陳獨秀、李漢俊、李達、俞秀鬆、施存統等人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並成為創建全國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活動中心。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會后成立的由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的中共中央局即駐上海。

但由於共產國際此時出於蘇俄安全的考慮,希望中國革命能在帝國主義包圍圈打開一個缺口,而它同時又對中國共產黨的地位估計過低,甚至將其視做“早產兒”,認為“是有人過早地制造出來的”,因此力求使之與廣州的國民黨合作。1922年4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與孫中山會談國共合作問題,孫中山表示允許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加入國民黨。在這種情況下,廣州逐漸取代上海,成為共產國際眼中的中國革命策源地。

下一頁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