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陳雲如何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劉  倉
2013年02月06日13: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為“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作出歷史性論証

陳雲提出增寫新中國成立前28年的歷史,以此來概括毛澤東的偉大功績、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1981年3月,陳雲同鄧力群的一次談話內容,集中反映了他關於這個問題的認識。

第一,“從遵義會議到抗日戰爭勝利,毛澤東同志的一個無可比擬的功績,是培養了一代人,包括我們在內的以及‘三八式’的一大批干部。現在這些人在全國各個崗位上都擔負著重大的責任。這是一件極大的事情”。第二,“毛澤東同志正確處理西安事變,並制定了抗日戰爭期間我們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包括同國民黨又聯合、又斗爭,堅持獨立自主立場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寫了許多重要的著作,例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戰爭和戰略問題》、《新民主主義論》等等。我們黨裡頭沒有第二個人寫出這樣好的著作。這是了不起的功績”。第三,“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倡學馬列著作,特別是學哲學,對於全黨的思想提高、認識統一,起了很大的作用”。第四,“毛澤東同志的一整套理論和政策,是總結了陳獨秀、李立三、王明的錯誤教訓得出來的,對中國革命的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第五,“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威望,是通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建立起來的。即使毛澤東同志犯錯誤的時候,許多老干部被整得那麼厲害,可是大家仍然相信他,忘不了他的功績,原因就在這裡。老一代人擁護毛澤東同志是真心誠意的”。(參見《陳雲文選》第3卷,第284—285頁。)

在民主革命時期,陳雲曾經提出“毛主席是中國革命的旗幟”,是黨、軍隊和人民的領袖。上述五個方面的內容,正是對這個歷史結論的論証,也是“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基礎和理論基礎。后來《決議》定稿對陳雲提出的五個方面的內容,都有所論述,體現了陳雲在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問題上的獨到見解與獨特貢獻。

(三)對毛澤東的功過是非作出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結論

1979年3月,陳雲在會見陳平時指出:“實事求是地說,有些問題毛主席也有責任。對這個問題,要平心靜氣,不能像有的人在西單民主牆大字報上那樣說法。有的青年人說得過分一點,我們中央就不能那樣講。總的來說,我們黨中央是掌握分寸的。”(《陳雲傳》(下),第1541頁。)陳雲主張要准確、清楚、恰當地敲定毛澤東的功過是非,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對黨、人民和歷史都有明確的交待。1981年3月,陳雲在同鄧力群的一次談話中再次強調:“關於建國以來三十二年中黨的工作的錯誤,一定要寫得很准確,論斷要合乎實際,要把它‘敲定’下來。‘敲定’是上海話,敲是推敲的意思,定是確定的意思,就是說,反復推敲,反復斟酌,使它能夠站得住,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小平同志提出《決議》宜粗不宜細,我是同意的。要在這個原則下面,是成績就寫成績,是錯誤就寫錯誤﹔是大錯誤就寫大錯誤,是小錯誤就寫小錯誤。要分別不同情況,把它‘敲定’下來。”(《陳雲文選》第3卷,第283頁。)

陳雲的建議,在《決議》定稿中基本上都有所反映。這為中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朝著什麼方向繼續前進奠定了基礎。以后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充分肯定了毛澤東的歷史功績,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開辟的革命和建設道路基礎上繼續前進。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陳雲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