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秋風斷藤——1909年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

本報記者 崔樂
2013年02月26日08:42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攝影鏡頭中的刺殺

1909年10月26日9時,一輛俄國鐵道局的“特別專列”緩緩駛入了哈爾濱火車站,幾千名俄國軍警嚴陣以待,數個國家的領事團和觀光團的官員也早就等候在站台處,列隊迎候。在場的攝影師架起了機器,他們的任務就是拍攝一部“熱烈歡迎”的宣傳片,以顯示對這列火車上一位乘客的重視。

列車上坐著的是日本政壇元老、時任日本樞密院院長的伊藤博文。

俄國財政部部長戈果甫佐夫專程從莫斯科趕來哈爾濱,並且親自到站台上迎接。列車停穩。戈果甫佐夫登上列車,與伊藤博文見禮、寒暄,在專列上密談了二十多分鐘。隨后,伊藤博文在官員的簇擁下下了車。

站台上的日本僑民舞動太陽旗大喊“歡迎”,俄國軍樂隊奏響了樂曲。戈果甫佐夫陪同伊藤博文,共同檢閱了在場的俄國軍隊,然后,伊藤博文折返回身,開始和熱情高漲的日本僑民問候致意。

攝影機追隨著他的身影,歡迎儀式已經接近尾聲。

突然,“砰”的一聲,日本僑民的隊伍中響起了槍聲。伴著槍響,一個戴著鴨舌帽、穿著舊西裝的青年從前排負責警衛的俄國士兵中沖出,槍口朝著伊藤博文,“砰砰”又是兩槍。

三聲槍響,幾乎就是電光火石的一瞬。為營造歡迎的熱烈氣氛,現場還在燃放著花炮。槍聲混雜在花炮聲中,很多人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意外事件的發生。

攝影機一直沒有停。

俄國的隨軍記者、攝影師考布切夫一直讓鏡頭緊緊跟隨著伊藤博文。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畫面中會突然闖入一位刺客——這樣的畫面對攝影師而言絕對是千載難逢的。盡管現場隨即一片混亂,考布切夫還是鎮定地把整個事件全部拍攝了下來。

這部極具史料價值的新聞紀錄片隨后在哈爾濱公映,轟動了整個世界。但是僅僅幾天后,一個自稱來自日本東京印刷局的日本人用15000日元的價格買走了影片的全部拷貝,這在當時堪稱天價,這部影片自此銷聲匿跡。

據當時報紙的新聞報道記載,這部影片的膠片“共長五百尺”,完整記錄了伊藤博文被刺殺的全過程,“先為伊藤到哈之情狀,次為與科克淑夫(戈果甫佐夫)相見之狀、各官相見之狀,次被彈狀,次將伊藤尸骸裝入火車,及刺客被獲之狀。”

按照報紙的描述,第一發子彈擊中伊藤博文時,他似乎未及察覺,仍舉步向前。旋即,第二發子彈再次擊中,伊藤扑倒。他身邊的人趕上前扶掖。第三發子彈緊隨而至。

場面頓時大亂。俄國憲兵沖了過來,將開槍的人當場扭住。那人拋掉手槍,用俄語高呼三聲:“高麗亞烏拉!”(朝鮮萬歲)

血流不止的伊藤博文,被七手八腳抬上了專列。

據說,當時伊藤博文尚有意識,他向身邊人問了一句“這是誰打的?”當知道好像是個韓國人干的后,伊藤罵了句“混蛋”,便陷入了昏迷。

不到半個小時,這位日本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人物殞命在專列上。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