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切反動勢力正在譏笑這件事,他們在譏笑我們陣營克服自己的錯誤。這種譏笑會有什麼結果呢?毫無疑義,結果將是在他們面前站著一個比較過去更加強大和永遠不可戰勝的以蘇聯為首的和平和社會主義的偉大陣營,而譏笑者們的吃人事業卻是很不美妙的。
4月4日下午,毛澤東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首先解釋他對稿子的修改,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見。
會上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鄧小平都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
劉少奇在發言時指出:文章在談到錯誤不可免時,應補充領導人的責任是力求使某些個別的、局部的、暫時的錯誤不至於變成全國性的、長期的錯誤﹔剝削階級無法克服它的錯誤直至最后滅亡,無產階級能夠克服自己的錯誤從而不斷前進﹔斯大林的錯誤不能統統歸結為個人崇拜,從根本上說還是主觀不符合客觀,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是思想方法問題。
在會議快結束的時候,毛澤東說:發表這篇文章,我們對蘇共二十大表示了明確的但也是初步的態度。議論以后還會有,問題在於我們自己從中得到什麼教益。
毛澤東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在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這個問題我幾年前就開始考慮,先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考慮怎樣把合作社辦得又多又快又好,后來又在建設上考慮能否不用或者少用蘇聯的拐杖,不像第一個五年計劃那樣照搬蘇聯的一套,自己根據中國的國情,建設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現在感謝赫魯曉夫揭開了蓋子,我們應從各方面考慮如何按照中國的情況辦事,不要再像過去那樣迷信了。其實,過去我們也不是完全迷信,有自己的獨創。現在更要努力找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具體道路。
毛澤東看了修改稿,將文章的題目改為《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並注明不用社論的形式,改用“《人民日報》編輯部”署名。
毛澤東決定由新華社在當天晚上廣播這篇文章,《人民日報》第二天(4月5日)發表,因為米高揚即將率蘇聯政府代表團抵京訪問。
4月6日,米高揚率蘇聯政府代表團到達北京。
毛澤東明確地告訴米高揚:斯大林功大於過。你們採取的方式、方法不好,缺乏全面分析,缺乏自我批評,事前沒有和兄弟黨商量。不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時代特點,簡單地說成是一個人的罪行,這不對,不好。
毛澤東考慮的其實不僅是對斯大林的評價問題。因為斯大林是當時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對他的褒貶,不僅關系著蘇共和蘇聯國家的威信,而且直接關系著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衰,關系著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敗。因此,在赫魯曉夫作《秘密報告》之后,他不得不進一步考慮今后世界共運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如何發展的問題。
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題目是《論十大關系》。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以蘇聯的經驗為鑒戒,總結了中國的重要經驗,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十大關系,提出了適合中國情況的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基本思想。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特別講到了中國和外國的關系,講到了蘇共對待斯大林的問題。
他說:“蘇聯過去把斯大林捧得1萬丈高的人,現在一下子把他貶到地下9000丈。我們國內也有人跟著轉。中央認為斯大林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起來還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按照這個分寸,寫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三七開的評價比較合適。斯大林對中國做了一些錯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后期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抗日戰爭初期的王明右傾機會主義,都是從斯大林那裡來的。解放戰爭時期,先是不准革命,說是如果打內戰,中華民族有毀滅的危險。仗打起來,對我們半信半疑。仗打勝了,又懷疑我們是鐵托式的勝利,1949、1950兩年對我們的壓力很大。可是,我們還認為他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這是公正的。”
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還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問題。他說,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照搬。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對於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也應當這樣。對於斯大林講得對的那些方面,我們一定要繼續努力學習。
8月30日,在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預備會議第一次會議上,毛澤東又發表了《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的講話,號召總結中共七大以來的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在講話中,毛澤東認真地總結了斯大林錯誤的教訓,提出了中國共產黨要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
毛澤東說:“斯大林為什麼犯錯誤呢?就是在一部分問題上他的主觀跟客觀實際不相符合。現在我們的工作中還經常有許多這樣的事情。主觀主義就是不從客觀實際出發,不從現實可能性出發,而是從主觀願望出發。”“在民主革命中,我們受主觀主義的危害時間很長,受了很大的懲罰,根據地差不多喪失干淨,革命力量喪失百分之九十以上,一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開始覺悟。經過延安整風,著重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思想必須反映客觀實際,並且在客觀實踐中得到檢驗,証明是真理,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特別強調了增強黨的團結,反對宗派主義的問題。首先是要團結幾十個共產黨,團結蘇聯。因為蘇聯發生了一些錯誤,這方面講得多了,吹得多了,似乎那種錯誤不得了,這種觀察是不妥的。毛澤東對斯大林的錯誤,進行了認真的、客觀的、具體的分析。
毛澤東還指出:任何一個民族,不可能不犯錯誤,何況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經歷又那麼長久,不發生錯誤是不可能的。蘇聯發生的錯誤,像斯大林的錯誤,它的位置是什麼呢?是部分性質的,暫時性質的,雖然聽說有些什麼東西有20年了,但總是暫時的,部分的,是可以糾正的。蘇聯那個主流,那個主要方面,那個大多數,是正確的。
毛澤東列舉了三件大事,說明了斯大林和蘇聯的主流和主要方面:第一,俄國產生了列寧主義,斯大林繼承了列寧的事業,經過十月革命,變成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証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第二,斯大林堅持列寧主義,在蘇聯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使它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國。第三,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戰勝了法西斯,為世界人民的革命和進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毛澤東說:要加以分析。我們說過,對斯大林要三七開。他的主要的、大量的東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東西是錯誤的。
……
盡管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及時地對斯大林作出了客觀、公正的評價,然而,赫魯曉夫所捅的婁子到此並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