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廬山會議前期毛澤東全力糾“左”:調整過高的生產指標

張素華
2013年04月19日09: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從七中全會到廬山會議前期,面對出現的新情況,毛澤東提出糾“左”的新措施,並總結“大躍進”以來的經驗,力圖統一全黨認識。

七中全會后不久,又出現了15個省發生春荒缺糧的問題,這使毛澤東感到意外。當時,又正是全國從南到北已陸續進入春耕大忙的季節,毛澤東一面給15個省委書記下指示,一面又批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黨委,要他們務必採取措施,千萬不可大意。1959年4月29日,他還親自寫信給省、地、縣、社、隊、小隊六級干部,針對當時影響農業生產的幾個最關鍵問題,如包產、密植、播種面積、機械化、講真話等問題,提出新的意見。總之,就是要把過去的一些錯誤做法糾正過來。后來人們回憶,毛澤東的這封信,把許多人從盲目性中解放出來了。

隨后,中央又緊急出台了兩項重要政策,一是明確家畜家禽“實行公養私養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是恢復社員的自留地。到了此時,在人民公社方面,不僅在實際上恢復了高級社的規模(就作為基本核算單位而言),也部分地恢復了高級社的某些政策,用毛澤東的話說,人民公社就是大合作社,開始注意解決如何發揮集體和社員個人兩個積極性的問題。這些政策的恢復,對幫助農民渡過糧荒、發展農村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在工業方面,毛澤東委托陳雲進一步研究鋼產指標問題。到6月13日,毛澤東主持召開會議,將鋼的指標再下調到1300萬噸。經過近8個月的糾“左”,在這次會上,毛澤東感慨良多。他說:本來是一些好事,因為一些指標一高,每天處於被動。我們自己立一個菩薩,就在那裡迷信這個菩薩。要破除迷信,什麼兩千萬噸鋼,多少萬擔棉花,根本不理。一個時候,我們自己頭腦發昏。工業,明年的指標切記不可高。他同時承認,在抓工業方面打了敗仗。

在這次會上,他認為還有兩個問題不主動,一個是食堂問題,會后想出去跟省委書記談一談。糧食要給本人,食堂自願參加,不願意參加可以不參加,這樣就主動了。一個是宣傳問題不主動,不要吹得那麼高,務虛名而得實禍,要想一個辦法轉過來。

“大躍進”帶來的是市場大緊張﹔辦人民公社刮起了“共產風”,出了亂子﹔四大指標等都沒有完成,搞得非常被動,因而黨內外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那麼對當前的形勢應該怎樣認識,又有哪些經驗教訓,今后應該怎麼做,需要在黨內高級干部中總結一下,以統一大家的思想,做好今后的工作。於是毛澤東就借中央在廬山召開會議的機會專做這件事情。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