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揭秘:周恩來的"情書"如何打動鄧穎超

吳志菲

2013年06月04日08: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2月中旬,“波爾多斯”號到達法國南部的馬賽港。登岸時,留法華法教育會學生部干事迎接了他們,並幫他們換乘火車。

周恩來原本打算隻在法國作短暫停留,他要轉赴英國倫敦,准備在英國求學,並考察英國社會生活。因為生了一場小病,他就在巴黎住了半個來月。

1921年1月5日,周恩來乘船渡過英吉利海峽到了英國首都倫敦。周恩來之所以選擇在英國倫敦就學,是有其設想的。他在給表兄陳式周的一封信中曾說:留學的目的“唯在求實學以謀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會真相暨解決諸道,而思所以應用之於吾民族間者”。而英國是最古老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正如周恩來在給他的堂伯父周貽鼎信中所說:“倫敦為世界最大都城。”“舉凡世界之大觀,殆無不具備,而世界之政治商業中心,亦唯此地是賴。”“故倫敦為世界之縮影。在倫敦念書,非僅入課堂聽講而已,市中凡百現象固皆為所應研究之科目也。”

周恩來和一般旅歐勤工儉學的同學情況稍有不同。他沒有做過工,主要靠稿費生活,從而騰出時間和精力來考察歐洲各國的社會綜合情況,考察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周恩來到法國后,嚴修按期給他寄錢。由於周恩來的地址經常變動,嚴修就將錢交給李福景的父親李琴湘,由他寄給李福景轉給周恩來。周恩來還擠出時間多次給在天津達仁女子學校教書的鄧穎超寫信,托負責這所學校行政的馬千裡轉交鄧穎超。然而,馬千裡粗心大意,把周恩來的書信扔在抽屜裡,沒有及時轉交給鄧穎超,害得周恩來一直沒收到回音,心裡十分著急,托一位好友找到馬千裡問起此事,馬千裡才說:“可能在這裡吧。”到抽屜裡一翻,找出10多封沒有啟封的信。后來,周恩來與鄧穎超便直接通信往來。信中更多的是討論新思想、政治動向,看不到多少春花秋月、離愁別恨。

1920年12月27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最早的成員之一張申府和劉清揚一起到達法國。行前,陳獨秀、李大釗委托張申府負責在旅法華人中發展組織。當周恩來了解到國內籌建共產黨和張申府受托建立巴黎共產主義小組的情況后,立即提出加入組織的要求。1921年春,經張申府、劉清揚介紹,周恩來加入了巴黎共產主義小組。

選定了主義和加入共產主義小組,周恩來的心情格外喜悅。他在給天津覺悟社朋友的信中興奮地寫道:“覺悟社的信條自然是不夠用、欠明了,但老實說來,用一個Communism(共產主義)也就夠了。”“我們當信共產主義的原理和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兩大原則,而實行的手段則當因時制宜!”“我從前所謂‘談主義,我便心跳’,那是我方到歐洲后對於一切主義開始推求比較時的心理,而現在我已得有堅決的信心了。”

后來,周恩來以“伍”署名給鄧穎超寫了一封題為《德法問題與革命》的信。在信中,他說:“資本主義一天不打倒,他的最后保証在帝國主義的混戰永不會消滅。歐亂正方興未艾,所可希望的只是俄國。”信中引用了盧森堡的一句名言“我們若無軍隊便不能革命”,試圖說明“這是獨到之語”。這時的周恩來已認識到:中國要想革命勝利,就必須搞武裝斗爭。

在旅歐期間,周恩來同留在國內的覺悟社社友一直保持著通信聯系。1923年春的一天,鄧穎超正在和剛從上海來到天津的覺悟社社員諶小岑、李峙山夫婦商量建立一個研究婦女問題的組織,忽然門外響起一聲清脆的童音,原來是馬千裡6歲的女兒馬翠官蹦蹦跳跳進來了,小手中揚起一封信:“鄧阿姨,您的信,門房叔叔剛剛收到,說是外國寄來的,讓我趕快送給您。”

鄧穎超一看信封上那挺拔的筆跡,便知是周恩來從法國巴黎寄來的。她打開信封,隻見明信片上,芳草如茵,鮮花盛開,春光明媚。3個披散著金色秀發的美麗女郎正迎風奔跑。明信片背后,是熟悉的周恩來的筆跡:“奔向自由自在的春天!打破一向的束縛!勇敢地奔啊奔!”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