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保持常勝紀錄的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

任振杰
2013年07月12日17: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博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粟裕同志是湖南省會同縣侗族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第一大將。他文武兼備,有膽有識,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以精湛的軍事指揮藝術,保持了常勝不敗的紀錄,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他更以磊落的胸懷“二讓司令一讓帥”,感召了無數同時代人和后來者。他的豐功偉績和高風亮節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人們心目中不朽的豐碑。

1947年,粟裕(左二)在孟良崮戰役前線

頭破血流,跟毛澤東、朱德學打仗,反“圍剿”中活抓張輝瓚

1927年8月1日凌晨,隨著三聲槍響,三發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映紅了黑沉沉的南昌古城。緊接著是密集的槍聲和一隊隊源源不斷奔赴目的地的起義隊伍。粟裕所在的排也成功完成了接應第三軍軍官教育團的任務,但不久,蔣介石就調集了大批反革命武裝進逼南昌,起義部隊被迫向廣東方向撤退。

9月底,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撤下來的部隊僅有兩千多人。在朱德的率領下,向閩贛邊退卻。10月17日在福建西南的武平縣,敵軍的一個師追上了起義部隊。朱德親率部隊打退了敵軍兩個團。接著命令粟裕所在排佔領武平城西門外的山地掩護主力轉移。在打退瘋狂進攻的敵人后,一顆罪惡的子彈卻射向了粟裕右耳上側的顳骨間。粟裕被猛然一擊,倒在了地上。面對頭破血流的粟裕,排長說:“粟裕呀,我不能管你了”,卸下他的駁殼槍,帶著他的士兵走了(這個排長后來自行離隊了)。等粟裕清醒后,他的身邊已空無一人。正在他掙扎著前行時,山上又撤下來幾個同志,才替他洗掉身上的泥漿,擦淨臉上的血水,架著他終於趕上了隊伍。

在朱德率領下,南昌起義剩余部隊經過長期艱苦轉戰,終於在1928年4月,在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此時,粟裕已由一名士兵成為一名連長,也有了近距離和毛澤東、朱德學打仗的機會。1930年12月,年僅23歲的粟裕已先后任紅二十二軍六十五師和六十四師師長。這期間,蔣介石調集10萬人馬開始“圍剿”中央蘇區。紅軍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採取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向根據地中部退卻。敵人卻分多路、多次向蘇區猛扑。毛澤東和朱德在多路敵軍中選擇了張輝瓚的第十八師和譚道源的第五十師作為殲滅對象。但設伏了幾次,都先后落空。12月底,粟裕得到了張輝瓚部可能進入龍岡地區的情報。為了確認這一情況的屬實,他決定由師長化身敵軍排長親自偵察。

他和偵察排了解了一下進入敵軍駐地可能遇到的情況后,從師部找了兩名戰士,穿上繳獲來的敵軍制服,迎著張輝瓚部隊的來路走去。不到半天功夫,便與張輝瓚的部隊遭遇。粟裕以敵軍五十師排長的身份,巧妙地應付了各種盤查,終於查清了張輝瓚已決定加速前進,但是否走龍岡,還沒有最后確定。同時,張輝瓚雖然反共氣焰囂張,但其部下的士氣卻並不高。

偵察回來后,粟裕把情況及時向毛澤東、朱德作了詳細的匯報,並建議針對敵軍求勝心切等特點,派出一支小分隊作誘餌,把張輝瓚引向龍岡。而主力紅軍在龍岡設伏,以殲滅敵十八師。毛澤東和朱德十分欣賞這一建議。當即派出了一個營的部隊作誘餌,在與張輝瓚部接觸后,立即向龍岡方向邊打邊退,最終把敵十八師引入了我龍岡包圍圈。而龍岡地區山嵐重疊,樹大林密,霧氣彌漫,是一個理想的打埋伏的好地方。12月29日,當張輝瓚率部進入我龍岡包圍圈時,毛澤東和朱德隨即向埋伏在四周的4萬名紅軍將士下達了戰斗命令。剎那間,槍聲大作,炮聲隆隆。龍岡這個被莽莽密林覆蓋的山區,變成了殺敵的好戰場。

到下午3時左右,敵十八師的一萬多人已被我主力全殲,但唯獨不見師長張輝瓚。毛澤東和朱德專門派了兩名通訊員策馬而來,詢問張輝瓚的下落。作為主攻師的師長,粟裕信心十足地說:我們師正在全力追剿,你們一個可先回去報告,說張輝瓚馬上可以捉住。留下一個等抓到后立即回去報告。不久龍岡的密林中傳出了紅軍戰士興高採烈的喊聲:張輝瓚捉住了!

隨后,在第二次反“圍剿”中,敵人採取的是一字長蛇陣,從贛江邊上的高興圩一直到福建省的建寧寬度達到500公裡。在陣勢上像隻螃蟹,兩邊兩個大鉗子,中間一個軟肚皮。粟裕率部摸准位置從敵人的軟肚皮“開刀”,“七百裡驅十五日”,從富田一直打到福建省的建寧。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粟裕率部參加了蓮塘和良村兩次作戰。1933年1月,紅十一軍成立,粟裕任參謀長,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的黃坡、草台崗之戰。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粟裕擔任剛成立的紅七軍團參謀長兼第二十師師長,在滸灣、八角亭一仗中,面對腹背受敵的嚴峻局面,粟裕堅定沉著,英勇作戰,兩天一夜,打退有飛機、裝甲車支援的國民黨軍多次進攻,完成阻擊任務后,乘夜喑突出重圍。這一時期,每次作戰都是在毛澤東、朱德親自帶領下進行的,粟裕的最大體會是:“我跟隨毛澤東、朱德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體會,是戰爭有它自己的規律,克敵制勝的辦法必須依據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和戰爭的內在規律去尋找。”

【更多精彩故事進入黨史頻道】

一顆留在張震上將身上近十年的子彈頭

解密葉群的性格與命運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澤東的心思

揭秘:毛澤東保健飲食——生日菜譜

揭秘:貼身攝影師錢嗣杰鏡頭下的毛澤東

親歷審判張春橋:表情陰森 一言不發

毛澤東揭周恩來"政治弱點":一半"虎氣" 一半"猴氣"

毛澤東菜譜和真實食譜全揭秘

毛澤東與朱德在古田會議前有何分歧

蔣介石宋美齡: 政治婚姻或恩愛夫妻?

(責編:王新玲、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