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關於發展新黨員的思路透視

樊憲雷
2013年07月29日08: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摘要]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是其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我們黨一直探索和完善的重大課題。作為“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是黨的先進性的體現者,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增強黨員的生機和活力,健全黨的自我純潔機制,我們黨對發展新黨員工作十分重視,強調要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將方方面面的先進分子和優秀人才吸收到黨組織中來,不斷夯實和壯大組織基礎﹔同時要不斷擴大群眾基礎,著力思想上建黨﹔在吸收黨員入黨時,必須嚴格程序和紀律,從嚴管黨,把好入口,順暢出口,以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關鍵詞]發展新黨員﹔黨的建設﹔先進性﹔純潔性﹔黨員成分﹔黨員標准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是其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過程中,如何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是我們黨一直探索和完善的重大課題。“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行為主體,黨的先進性最終要靠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618頁。)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關於發展新黨員的相關文獻,比較清晰地勾勒了黨在夯實組織基礎方面的探索軌跡。其中許多好的經驗,對於我們今天仍有啟示和借鑒意義。

一、發展新黨員要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

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將各方面先進分子和優秀人才吸收到黨組織中來,不斷夯實和壯大組織基礎,是我們黨發展新黨員的根本目的。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在不同時期都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來發展新黨員的。

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全面恢復國民經濟和建設新中國成為黨的中心工作。面對國民黨留下的一窮二白的爛攤子,以及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封鎖,作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新中國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主要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特別是工人階級的力量。革命、建設的快速推進,亟需加強黨的領導,“在沒有黨的組織的地方和黨員很少的地方,發展黨員和建立黨的組織,已經成為我們黨的一個嚴重的政治任務和組織任務”(《中共中央關於接收新黨員手續的規定》,1951年10月4日。)。再加上當時階級斗爭依然存在,政治形勢錯綜復雜,許多新解放城市的工廠設備遭到嚴重破壞,工業生產陷入癱瘓狀態,工人大量失業。在這種情況下,遵從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確立的在城市工作中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是恢復國民經濟的客觀需要。發展黨員,主要是“接收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中最優秀的人物”,“對於接收各種不同社會成分的人入黨”(《中共中央關於接收新黨員手續的規定》,1951年10月4日。),則較為嚴格,亦是客觀選擇。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到了1953年,整個國家和社會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為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入社會主義社會奠定了基礎。以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為契機,我們黨正式提出了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目標,這就更需要依靠工人階級。基於此,“著重在工礦企業中發展新黨員”也就成為在當時更好地完成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應有之義,這就需要“特別注意做好在國營、地方國營和公私合營的廠礦企業中發展新黨員的工作,尤其應注意在這些廠礦企業的重要部門、重要車間和技術工人中發展新黨員,建立黨的組織”(《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整頓黨的基層組織及發展新黨員工作的執行情況的報告》,1953年7月17日。)。

十年“文革”,嚴重擾亂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黨將工作重點重新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目標確立了,但知易行難。當時,我國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特別是科技方面,足足落后了15到20年。鄧小平說:“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麼上得去?”由此他提出:“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頁。)把知識分子和科技人才充實到黨組織中來,成為發展新黨員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幾年中,“專業技術人員所佔的比例逐年增加。到1981年10月止,全國835萬各類專業技術干部中,已有黨員185萬,佔22.2%”。但從國家建設需要的角度出發,這個比例依然不夠。“加強在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的工作”,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關於加強在中年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工作的報告》,1982年9月26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需要千千萬萬有共產主義覺悟、掌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的各方面的專門人才加入到黨的組織中來,這樣,我們黨才能很好地擔負起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歷史重任”。(《關於大量吸收優秀知識分子入黨的報告》,1985年1月。)眾多優秀知識分子和技術人才充實到黨組織中來,改善了黨員隊伍構成和文化水平,提高了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的水平和能力,對於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故事進入黨史頻道】

一顆留在張震上將身上近十年的子彈頭

解密葉群的性格與命運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澤東的心思

揭秘:毛澤東保健飲食——生日菜譜

揭秘:貼身攝影師錢嗣杰鏡頭下的毛澤東

親歷審判張春橋:表情陰森 一言不發

毛澤東揭周恩來"政治弱點":一半"虎氣" 一半"猴氣"

毛澤東菜譜和真實食譜全揭秘

毛澤東與朱德在古田會議前有何分歧

蔣介石宋美齡: 政治婚姻或恩愛夫妻?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