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歐陽雪梅:毛澤東與新中國的文化建設

2013年10月24日15: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五、制定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發展方針

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以后,毛澤東針對文化批判后思想和文化領域中出現的片面化、絕對化,在學術、文化和藝術問題上亂貼政治標簽,動輒打棍子、扣帽子等粗暴現象,以及學習蘇聯中出現的教條主義傾向,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的同時,允許不同的意見、學派、流派、風格在社會主義文化框架中存在。

“雙百”方針的形成有一個發展過程。1950年,在全國戲曲工作會議發生了京劇和地方戲誰為主的爭論。1951年4月3日,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任院長的中國戲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澤東親筆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用來指導戲曲界發展,鼓勵各種戲曲形式同時並存和發展,構成為“雙百”方針的重要一環。1952年至1955年間,他針對史學問題研究中的分歧,多次指示要實行“百家爭鳴”。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 第一次把“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放在一起作為科學文化發展的指導方針。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正式宣布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作為黨發展科學、繁榮文學藝術的指導方針。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和3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根據“雙百”方針實施以來的情況,進一步完善了“雙百”方針。他指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我們認為會有害於藝術和科學的發展。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而不應當採取簡單的方法去解決。” 並多次申明,這是一個基本的、長期的方針,不是一個暫時性的方針。毛澤東還明確了“雙百”方針適用的六條標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這兩條。

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毛澤東闡明了“雙百”方針與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關系。他說:“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並不會削弱馬克思主義在思想界的領導地位,相反地正是會加強它的這種地位。”因為“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 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先進文化,總是在同各種文化的比較、競賽和爭鳴中發展起來的,總是通過不斷的文化實踐來証明、豐富和完善的。“解決思想問題,不能用專制、武斷、壓制的辦法”。 至此,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自己的發展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道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