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旅程“萬裡”從耄耋之年起步

吳志菲

2014年01月17日08: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萬裡,這位從政近60年的高級領導干部,由此走下了政壇,開始自己的離休生活。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堅定的推動者及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領導者之一,萬裡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雖已走下政壇,但他仍受著世人關注……

晚年的萬裡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

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位置上退下來之后,萬裡就給自己定下規矩:不參加剪彩、奠基等公務活動﹔不寫序言不題詞。平時請他題字的人很多,但都被一一拒絕。“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是他處理問題的原則,也是他對新領導班子最好的支持。他說,我已經退出領導崗位,現在已經不是領導了,而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普通群眾,應當有自知之明,並以此嚴格要求自己,對待自己。

一生淡泊名利、知足常樂的萬裡,退下來后更不願多出頭露面。1994年新中國成立45周年大慶,北京市准備舉辦大型焰火晚會,邀請萬裡去天安門城樓觀看焰火,但被萬裡謝絕了。孩子們和秘書都著急了,萬裡卻說:“看焰火不一定到天安門城樓去,咱們可以找個地方去看。”結果,他在大會堂三樓東北角的西藏廳觀看了焰火。第二天電台、電視台和各大報都發表了一連串參加晚會人員名單,又沒見到萬裡。而萬裡自己認為:“我們是來看焰火的,不是來露面的,名單上有沒有我們這樣已經退下來的都無所謂。”

萬裡多才多藝,愛好廣泛。在冀魯豫解放區工作時,他曾被稱為“四大才子”之一。萬裡年輕時非常喜歡文學,在師范念書時,甚至幻想當個文學家。他讀過許多外國文學名著,有大仲馬的、雨果的、莫泊桑的……還讀了不少俄羅斯作家的著作,像托爾斯泰、車爾尼雪夫斯基寫的許多書他都讀過。中國作家中他最喜歡讀魯迅的作品,特別是喜歡魯迅的雜文。但日本的侵略打碎了他當文學家的夢,“國都要亡了還當什麼文學家”。參加革命后,由於工作忙,就沒有多少時間讀書了。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有一段時間被“監護”於北京衛戍區,在那段時間裡,萬裡把《魯迅全集》看了兩遍,同時,他也通讀了馬恩列斯毛的著作。萬裡覺得,在那段時間能夠坐下來讀書是不幸中的萬幸。

書是萬裡一生的伴侶。當聽說毛澤東批注的《二十四史》新版發行后,非常想一睹為快卻又不懂行情的萬裡很爽氣地說:“我在秘書那兒還有點錢,好幾千塊呢!快去買一套吧!”秘書立即去聯系了,回來匯報說:“人家照顧首長,隻收成本價,13.5萬(原價15萬元)。”老人一聽隻得搖搖頭,默不作聲了。是啊,他的工資除了支付生活必需外,所剩的幾年積蓄加起來也不夠這個數啊!后來是幾個子女集資為他買來一套,才使萬裡如願以償。

過去在一線工作總免不了加班,熬夜是常事。退下來后,萬裡的生活越來越有規律,早睡早起、堅持午覺、晚飯后散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坐監獄時,萬裡抽香煙很厲害,一天就得抽兩包煙。后來保健醫生和老伴都勸他別抽,萬裡才下決心戒了煙,但偶爾會喝點茅台酒,每天中午喝一兩杯青島啤酒。他的飲食也很有規律,每天的花生米、豆腐干和山東口味的醬牛肉總是少不了的。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萬裡作為老一代革命者、新中國的建設者,已退出歷史大舞台,但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他仍舊是一位精彩的舞者,人們看到的分明是一位老共產黨員純淨、熾熱的真性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