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雙槍女俠”賈春英的鏗鏘傳奇【4】

吳志菲

2015年12月24日09: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謎團在身后得以破解

丈夫犧牲后,賈春英一面撫養孩子,一面在陽新繼續從事秘密情報工作。

1949年4月,賈春英家突然來了一名走村串鄉的貨郎,她仔細一看,原來是湘鄂贛時期的戰友曹栓增。賈春英很快知道了曹栓增是為解放大軍渡江搜集情報而來。她熱情地招待曹栓增,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作了詳細報告。

一次,曹栓增在與賈春英交接情報時,突遇國民黨軍到家裡搜查。賈春英急中生智,立即將曹栓增藏匿在柴房草堆中,不慌不忙地與國民黨兵周旋,使曹栓增得以虎口脫險。

這年5月17日陽新縣解放,曹栓增任第一區區長。不久,賈春英被任命為第八區婦女主任。一年后,賈春英由於當年在獄中的舊傷復發,不堪擔任繁重的各項工作,隻得向組織提出辭職回鄉。

“革命時期,我母親為許多人做過入黨介紹人。‘文化大革命’時,這些人受到質疑,於是四處尋找母親做証。”潘興嵩說,這時候,他才漸漸意識到,母親是有身份的人,但具體是什麼身份則不得而知,母親也從不提起。

在陶港鎮潘彥村,許多老人都知道賈春英“鬧過革命”,但對她的具體經歷卻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我10歲時,媽媽對我說她參加革命時的艱難險阻,每說一次,我都觸目驚心,瞠目結舌,嚇得幼小的我每次都從夢中驚醒。等我長大后,每次談她的經歷,除了嘆為觀止以外,卻多了不少的欽佩。”作為賈春英唯一的孩子,潘興嵩從小喜歡聽母親講紅色故事。“媽媽不光是跟我講,等孫子稍一懂事,就接著跟孫子講。這一講,足足講了幾十年。”潘興嵩和兒子潘平盡管知道老人有著一段傳奇的經歷,但直至老人去世也不知她的真實身份。

1984年3月18日,賈春英在潘彥村家中平靜離世,帶走了一生的傳奇,享年72歲。

生前,這位可敬的老人像村裡婦女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默默無聞地生活著,從沒享受過紅軍失散人員待遇,從未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始終堅持不要國家撫恤,不吃政府救濟,自食其力支撐著家庭。

潘平告訴筆者,他從小由奶奶撫養,聽著紅色故事長大。挖掘爺爺奶奶的精神,目的是為了傳承他們的愛國精神和高尚人格。近年來,潘平帶著年過古稀的父親潘興嵩沿著賈春英當年的革命足跡,先后造訪湘鄂贛地區20余個城市,收集整理賈春英、潘濤的史料。

“母親去世28年了,我才知道她老人家的真實身份。”說到這裡,潘興嵩的眼角有些濕潤。父子倆邊尋訪,邊向賈春英夫婦戰斗與生活過的地方捐款,捐資數百萬,用於革命遺跡的保護和修繕。潘平的想法很簡單:“家富萬貫過不了三代,但精神的財富可以世代相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感激先輩,應把先輩留下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頻道精選


哪位開國元帥逝世后毛澤東嘆息"國有疑難可問誰"?

勿忘國恥:記錄南京大屠殺日軍滔天罪行的35張老照片

盤點:新中國歷史上4位少數民族開國上將(組圖)

朱德與毛澤東、周恩來珍貴合影(組圖)

胡耀邦是怎樣進入鄧小平視野的

開國上將楊得志的數度“意外”任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