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9日13:37 來源:北京日報
“應注意之點”
李聞血案的基本事實已清楚,主謀、凶手都已明確其人,但如何處置善后,還是讓蔣介石大費周章。
霍揆彰一直是深得蔣介石信任的嫡系,且不說蔣介石能否舍得“大義滅親”,單就霍揆彰的身份來說,若是公開國民黨雲南省警備總司令、一個蔣介石的門生親信主使了李聞血案,輿論影響極為惡劣,蔣介石和國民黨當局恐怕很難把自己擇干淨。
7月26日,蔣介石再次召見了霍揆彰,並找來了憲兵司令張鎮,共同商量李聞血案善后,還是無計可施。氣得蔣介石在知曉李聞血案實情后十余天裡,幾乎天天在日記裡罵霍揆彰,從“幼稚”、“無知”、“荒謬”、“無智無識”,一直罵道“愚蠢顢頇”。
其實,在7月25日第一次召見霍揆彰之前,蔣介石就已經初定了“徹底究辦”此案的“應注意之點”:
甲、反動派必以此加強其政府暗殺反對黨人之罪惡,更將誣陷為一“法西斯”黨矣﹔乙、對霍處置之方針﹔丙、公布與審判之准備﹔丁、宣傳技術之注意﹔戊、政府應主動徹究此案﹔己、凶手之口供及其行刺之動機﹔庚、被刺者咎由自取乎﹔辛、使投機與附共者有所警惕﹔壬、問霍能否自動徹究此案。
聞黎明說,蔣介石最注重的有兩層,一是如何對付反對者利用慘案所進行的宣傳,二是如何從技術層面進行善后,盡快了結。他對慘案的被害者沒有絲毫的同情,甚至想制造“被刺者咎由自取”的假象,以殺雞儆猴,嚇倒“投機與附共者”。既要平息輿論怒濤,又要保全霍揆彰的性命和國民黨政府的“名聲”,兩全之法談何容易。
恰在此時,國際金主美國人的介入和關注,讓蔣介石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7月30日,身負調停國共矛盾之責的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與蔣介石見面,專談李聞血案。馬歇爾警告蔣介石:“昆明暗殺案比內戰之消息使美國影響更惡”。
仿佛是為了印証馬歇爾的話,同一天,國民政府駐美大使顧維鈞走訪美國眾議院得到消息,因中國目前情形,一個月前就草擬的美國“對華軍援”法案估計很難通過。美國的軍援,恰恰是准備全面內戰的蔣介石最迫切需要的。
在當天的日記中,蔣介石又罵了霍揆彰一頓“無知幼稚”、“罪孽無窮”。
李聞血案尤其是聞一多被刺后,為何會引起美國方面這麼多的關注?聞黎明認為,這是因為聞一多不僅是在美國受過多年教育的留學生,而且還是中國學術界的知名學者。在美國外交檔案中,有一份美國駐昆明領事勞斯1946年給大使館的報告,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美國輿論對此事的重視:“李(公朴)被暗殺后,在大學的開明人士中引起了強烈的譴責。然而,他們不相信自己受到了威脅,因為大家感到,李是一個實干的政治活動家而不是一個知識分子……可是,聞一多被暗殺使局勢完全改觀,因為聞是開明人士中的佼佼者,受到知識界的高度敬仰。”
到了8月,事態發展更加嚴重,美國總統杜魯門根據馬歇爾擬定的草稿,以私人通信方式向蔣介石提出了警告。這是一封被中美關系史學者多次提到的著名信函,但信中關於李聞被刺事件的部分多被忽略。
聞黎明曾在台灣“國史館”見到這封信的原始檔案,他告訴記者,信函是經駐美大使顧維鈞翻譯后以電報方式發回國內的,電文由四人翻譯,因各人翻譯速度快慢不一,因此哪個翻譯好了就先拍發哪個,可見發電的緊急程度。閱讀此信后,聞黎明發現,“杜魯門在信中對國民政府的批評,很大程度上正是以李聞被刺事件為例証的。”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