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19: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六)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
200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逐步解决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基本满足城镇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全面提速。
在公共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的带动下,到2012年,3000多家博物馆已经遍布各地,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基本实现,6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形成;50多万家农家书屋覆盖全国84%的行政村;2600多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组成的广播电视网,综合覆盖高达97%。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