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解密:中共七大为何会五次延期?

彭厚文
2012年11月30日15: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王明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右倾观点暂居上风,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受到了一些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准备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七大作出的第一个正式决议。决议规定了七大的中心任务和各项议程,并指出“在最近时期内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党的工作,均有最严重的意义”,强调七大的“准备期限不能过长,应尽可能地在较短时间内召集大会”。为了筹备七大的召开,决议宣布成立七大筹备委员会,由25人组成,其成员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所有重要的领导人,例如毛泽东、陈绍禹(王明)、朱德、周恩来、项英、张闻天、张国焘、秦邦宪(博古)、任弼时、刘少奇、王稼祥、彭德怀等,毛泽东任主席,陈绍禹任书记。筹备委员会之下,还成立了负责经常性工作的秘书处,以毛泽东、张闻天、赵容(康生)、廖陈云(陈云)、陈绍禹组成。

上述决议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七大召开的具体时间,但由于它强调七大应该在“最近时期内”召开,这表明当时党内高层对于召开七大的大致时间是有共识的,这就是1938年。但在1938年,七大并没有如期召开。原因何在呢?

首要的原因是战争。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召开七大的决定之时,抗日战争正进入到最紧张、最危急的关头。侵华日军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两个战场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难于组织有效的抵抗,包括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城市相继失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刚刚在山西战场初步站稳脚跟,尚未完成在整个华北的战略展开;而新四军则刚刚组建,部队尚未集中完毕。当时,中共中央的第一要务是指挥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难以抽出时间完成七大的准备工作;前方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也由于军务在身,难以脱离部队回后方参加七大。此外,当时国共两党的关系,也有包括组建新四军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这也牵制和分散了中共中央的相当一部分精力。这些情况决定了当时并不具备召开七大的客观条件。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时,两次谈到七大为什么没能在1938年如期召开。在报告开始的时候,他说:“本来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在本年召集的,因为战争紧张的原故,不得不把七大推迟到明年。”报告结束的时候,他又说:“去年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决定准备召集第七次代表大会,但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因此今年尚难召集。”可见造成七大第一次延期的原因主要是战争,以及主要由战争导致的各项准备工作没有完成。

但除了战争以外,当时党内高层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存在的分歧和不统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七大的按时召开。这种分歧和不统一主要是由王明造成的。他在1937年1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并负责处理原由毛泽东担任的统一战线工作,在中共领导层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会议结束后,他受蒋介石之邀前往武汉,并负责中共中央代表团与国民党的谈判。在武汉,他将中共中央代表团与中共中央长江局合并,并担任了长江局书记。他不经中央批准,擅自以中央名义对外发表宣言;也不经毛泽东同意,擅自以毛泽东的名义对外发表谈话,把自己凌驾于中央之上。在他的领导下,长江局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独立于延安的中共中央的“第二中央”。在思想方面,王明继续坚持他的右倾错误观点,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反对强调独立自主,在军事工作中反对毛泽东提出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方针,而提出“确定和普遍地实行以运动战为主”。中共中央曾多次提出,要王明回到延安,在中央工作,但他置若罔闻。由于王明这些问题的存在,七大不可能顺利召开;即使能够召开,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