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解密:中共七大为何会五次延期?

彭厚文
2012年11月30日15: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是从1944年5月开始的。5月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七大的准备工作,决定组织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由任弼时负责召集。此后,任弼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以继夜地起草了《检讨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草案》以毛泽东为1941年9月至10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起草的书面结论草案(题为《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为基础,吸收了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和理论观点,同时总结了整风运动中党内研究历史问题得到的很多新认识。这即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初稿。由于这一决议牵涉到党的历史上很多重大问题的是非,稍有不慎,即会影响党的团结,因此为慎重起见,初稿完成后,在任弼时的主持下,又对这一决议在各种范围内(主要是在党的高级干部和七大代表中)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征求意见,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的胡乔木进行了第一次修改,任弼时在胡乔木的修改稿上又修改过三次,然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在任弼时修改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全面修改。毛泽东拿到张闻天的修改稿后,又在党的高级干部和七大代表中反复征求意见,进行了六次修改,并将原来的标题改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从由任弼时起草初稿到最后由毛泽东定稿,历时将近一年。

在起草和修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于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为七大的召开做准备。这次会议之所以史无前例地开了11个月的时间,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一些细节上纠缠过多,迟迟不能定稿是有关系的。由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讨论和修改的时间过长,影响了七大的召开,使得聚集延安参加七大的各地代表不能及时回去工作,而当时抗日战争已临近胜利的前夜,因而一些高级干部提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讨论和修改的时间不能拖得太长,要尽早召开七大。在1945年2月18日召开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朱德就呼吁:七大要早开,开了,人好出去工作。各地的历史问题讨论可以先搞个草案,交七大参考,有些争论也容易解决。鉴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的讨论和修改已经旷日持久,为了避免在七大上因为讨论历史问题而延长会议的日程,因此六届七中全会在1945年3月31日开会时,决定改变七大原定的议程,《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再提交七大讨论和通过,而改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这样,在1945年4月20日召开的六届七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基本通过,个别的修改委托给七届一中全会,从而为七大的召开完成了最后的准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以后的第三天,即4月23日,先后五次延期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终于在延安开幕。由于进行了长时间的筹备,特别是进行了全党整风运动,对党在历史上的路线是非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从而使得七大开成了一次成功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成为党夺取新胜利的光辉起点。○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生导师,本刊特约撰稿人,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近代史研究》《党的文献》《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档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约60篇,其中12篇论文13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另有多篇论文先后被《新华月报》《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等报刊转载)。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