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右翼人士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应该指出,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是不彻底的,尤其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各项罪行没有进行应有的清算与批判。这就给后来日本右翼势力的翻案活动以可乘之机。
由于以上的原因,以及战后苏联和西方两个阵营的冷战局面的形成等其他种种原因,战后数十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尤其是对法庭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宣判,进行攻击与诽谤。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历史在日本国内被刻意封锁和淡化,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仍是日本新闻出版界的禁忌。
南京大屠杀在日本被重新提出来,是在1967年。这年,日本进步人士新岛良友在访问南京后,首次发表了几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章。之后,早稻田大学洞富雄教授编著了《近代战史之谜》,其中用了很大篇幅介绍南京大屠杀事件。从1971年6月开始,《朝日新闻》著名记者本多胜一访问中国,对遭受日军暴行的地区和幸存者进行了采访,收集了许多档案资料和照片,回国后出版了《中国之旅》,并在《朝日新闻》连载,里面10次提到南京大屠杀,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注意。这部报告文学在发行单行本之后,10年内重印了26次,成为长期畅销书。以洞富雄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在1984年组成了“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开始具体调查南京大屠杀事件。洞富雄教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新作《南京事件》和两卷南京大屠杀资料集出版。至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相引起了日本广大国民的重视。
洞富雄、藤原彰、本多胜一、笠原十九司、井上久士、吉田裕等所代表的群体,被人称为“大屠杀派”或“肯定派”。他们尊重历史、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维护日中友好,与右翼分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洞富雄继《近代战史之谜》、《南京大屠杀(决定版)》之后,又推出了《南京大屠杀之证明》等一系列很有影响的著作。藤原彰在他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则特别强调指出,日军在南京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是违反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的。他严厉批评了日本右翼人士不把中国死难士兵列入被屠杀人数的做法。本多胜一又撰写了《笔杆子的阴谋》,对日本右翼人士铃木明等人的谬论一一予以批驳。“研究南京大屠杀全国联络会”编写了《南京大屠杀》,笠原十九司撰写了《南京安全区的百日》,津田道夫撰写了《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肯定派”的研究成果显著,成为一个极有影响的学派。以松冈环为代表的日本民间人士则通过对许多日本老兵的调查笔录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但与“肯定派”相比较,日本由右翼人士组成的“否定派”,或称“虚构派”、“幻想派”,则在日本的人数和影响更大。他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说南京大屠杀是史无其事,乃是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编造”与中国人民别有用心的“虚构”,是一种“幻想”。其代表人物有铃木明、山本七平以及曾担任过南京大屠杀元凶、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秘书的田中正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