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悲剧

解密:红七军团的悲剧命运 与中革军委的五个错误决定

刘志青
2013年01月16日08: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经过闽侯、北岭、桃源三次恶战,红七军团伤病员多达七八百人。天气炎热,缺医少药,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救治,部队天天减员。桃源战斗后,红七军团派人多方寻找闽东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11日,红七军团与闽东中共连罗(辖连江县、罗源县)县委取得了联系。当天,寻淮洲会见连罗县委宣传部部长陈元,要求配合救护、转移红七军团伤病员。

军团长寻淮洲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商量,寻机攻下罗源县城。13日晚,红七军团发起了攻打罗源县城的战斗。寻淮洲和粟裕指挥部队兵分三路乘黑夜直奔指定地点,同时发起攻击,不到两小时,战斗结束,全歼国民党军10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红七军团打开监狱,救出被关押的革命同志和无辜群众40多人。

在攻占罗源县城的当天,红七军团为继续执行北上任务,即把据守任务交给了闽东红军第十三团。红七军团继续向福建宁德县(今宁德市)开进。

得知红七军团北上,宁德县守敌惶惶不可终日。国民党宁德县县长朱化龙急电马江要港司令部,请求紧急支援。16日,朱化龙宣布宁德县城戒严,国民党军马江要港司令李世甲调一个营前往协助防守。军团长寻淮洲和参谋长粟裕派人侦察宁德县城的地形和敌情后,决定以小分队佯攻宁德县城,大部队乘天黑进抵宁德县城以西的洋中。17日,鉴于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前锋尾追而至,红七军团主力转移至宁德县扶摇乡。这是闽东的小游击区之一,有中共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红七军团主力在扶摇乡休整两天。

19日,红七军团主力在扶摇乡向导带领下,实施声东击西战术,以一部兵力佯攻霍童,主力进抵宁德县赤溪的阳谷、夏村、桃源一带。在赤溪阳谷村,红七军团与闽东红军第二团及活动在当地的三四十名赤卫队员胜利会师。红七军团主要领导人一起会见了中共闽东特委和红军第二团的负责人叶飞等人。

红七军团主力在阳谷村休息半天后,继续北上。20日,红七军团主力进抵福安县(今福安市)穆阳镇。该镇内驻扎有国民党保安队、民团后备队,共有800余人。经过周密准备,红七军团将敌人全部消灭。

24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继续北上,立即向福建寿宁县、浙江庆元县开进。这时,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先头部队已尾追至穆阳镇对岸,对红七军团实施隔岸开火。军团长寻淮洲组织密集火力阻击,将敌人击溃。然后,在穆阳镇向导带领下,取道福安县南溪、晓洋,向北挺进。26日,红七军团翻越闽浙交界处的洞宫山,抵达庆元县尤溪乡荡口村一带。

28日,红七军团向庆元县城挺进。国民党庆元县县长张致远闻讯,急忙派亲信率独立分队防守县城附近的周墩。粟裕经过侦察分析,以一个连的兵力猛攻敌人碉堡,守敌四散溃逃,红七军团顺利进入庆元县城。

这时,国民党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对付红军北上。浙江保安处处长俞济时自知浙西南兵力单薄,请求蒋介石将驻守福建浦城县的浙江省保安第三团调回庆元县。30日,该团开回浙西南,与浙江丽水县(今丽水市)保安警察大队、庆元县保安团会合,并企图夺回庆元县城。当天下午,红七军团主力在庆元县竹口与这三股敌人相遇。红七军团打垮了敌人的阻截。

9月2日,红七军团从庆元县撤离,继续北上。5日,红七军团进入浦城县古楼地区。这里是闽北苏区的游击区,是闽浙赣苏区的一部分,领导人为黄道。

自闽侯战斗后,红七军团一路行军作战,一直未得到休整。军团长寻淮洲建议:一、红七军团就地进行短暂休整,总结经验教训,补充一些战士。二、依托闽北苏区打一两个大胜仗,更大规模地发动群众,发展游击战争,把闽东、闽北连成一片,继而把浙南条件较好的庆元县连接起来,创造更大的局面,然后跳跃式地向赣东北、浙西、皖南发展。粟裕、刘英同意寻淮洲的意见,但随军中央代表曾洪易表示反对。军团政治委员乐少华机械地执行中革军委指示,坚决主张立即北上。于是,曾洪易、乐少华、寻淮洲分别向中革军委发电报,陈述各自的主张。中革军委对曾洪易的主张予以批驳,对寻淮洲的主张予以批评,对乐少华的主张予以支持。在给红七军团的回电中,中革军委指出:“拟于闽北苏区休息,这恰合敌人的企图,因敌人企图阻止你们北进。”这是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军途中,中革军委作出的第二个错误决定。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