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毛泽东的亲情世界:家有“两个党”

丁晓平

2013年03月08日08: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一次离开家乡,毛泽东偷偷地改写了一首“立志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6岁这年,毛泽东把族长毛鸿宾将100多担稻谷封存在毛氏宗祠里进行倒卖,不平粜给断粮的乡亲,坑害贫苦百姓的行为抖搂了出来,一下子在韶山冲翻了天。父亲害怕儿子惹出事端,便打发他去湘潭一家他熟悉的朋友的米店去学徒。一开始,毛泽东对父亲的安排“并不反对,以为这也许是很有趣的”,因为他早就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一个有趣的新学校。于是不顾我父亲的反对,立志进那个学校。”这所“有趣的学校”就是他外婆家那边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这个消息是表兄文运昌告诉毛泽东的。这所学校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不大注重经书”,“西方的‘新知识’教授得较多”,教育方法很“激进”。但父亲不同意,于是母亲文七妹又站在了毛泽东一边,和儿子一起联合劝说丈夫,并请亲朋好友一起来说情。在老师毛麓钟、李漱清和表兄文运昌、王季范等轮番解释劝告下,最后还是因为“说这种‘高等’教育可以增加赚钱的本领”,毛顺生才答应满足儿子的愿望。毛泽东在“付了十四吊铜板作五个月的膳宿费及购买各种文具用品之用”后,便在这所离家50里的小学上学了。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远离家乡。临行前,毛泽东偷偷地抄改了一首“立志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送给父亲。他似乎是在向父亲立下“军令状”,表达自己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信心决心,又好像是希望父亲相信他这个儿子将来一定会给他争气,一定会功成名就。毛泽东这么写道:“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东山学堂读书,毛泽东才知道朝代已经变了,“在新皇宣统(溥仪)已统治了两年的时候,我才最初听到皇帝(光绪)与慈禧太后都死去的消息。那时我还没有成为一个反君主的人。老实说,我认为皇帝以及大多官吏都是诚实、良好和聪明的人。他们只需要康有为的变法就行了。我心醉于中国古代的著名君主——尧、舜、秦始皇、汉武帝的史实,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籍”,对他们的历史功绩非常仰慕。同时,毛泽东在“读了一点外国的历史和地理”,并“在一篇论美洲革命的文章里”第一次听到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叫美国。他后来跟斯诺说:“记得文中有这样一句:‘八年之苦战后,华盛顿胜利而造成其国家。’”这时,毛泽东还在萧三借给他的一本叫《世界大英雄传》的书中,知道了“拿破仑、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灵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及林肯”。毛泽东在这本书上加了许多圈点。而毛泽东最钦佩华盛顿,经过八年艰苦战争,赢得了美国独立。他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

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只读了半年,他“开始渴想到长沙去”。因为他“听说这城市是非常大的,有许许多多居民,许多学校和一个巡抚的衙门”,他甚至觉得长沙“简直是一个伟大的地方!”毛泽东还听说那里有更高级的新式学校。恰好这年冬天国文教员贺岚岗应聘到了长沙这所湘乡驻省中学任教。于是,毛泽东请求贺老师介绍他前去。贺老师欣然答应。于是毛泽东在好不容易说服了父亲之后,过了年,就挑着简单的行李步行到湘潭,再乘船到长沙应试。来到长沙,18岁的毛泽东心中一半是极端的兴奋,一半是生怕考试不能被学校录取,甚至有些惶恐地觉得“几乎不敢希望真入那个伟大的学校做一学生”。然而,使他感到惊异的是,他“很容易地就被录取了”。

这是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毛泽东再次作出的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这个选择意味着一代伟人毛泽东辉煌的人生剧目开始上演了!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