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人物传记涉及重大史事务求准确:《黄慕兰自传》若干史实辨析

马长虹
2013年03月18日09:46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推荐阅读:【研究·争鸣】对当前媒体上有关“黄慕兰”宣传的种种疑问

今年初, “2012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揭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黄慕兰自传》高居传记类榜首,足见本书影响之大。该书的“推荐理由”中说,“她是谍战大戏《风声》女主角原型之一”。《风声》是部电影,影视剧或者小说都属虚构类作品,适度的戏说无可厚非,但以纪实性为基本要求的人物传记,特别是涉及重大党史问题时,戏说则万万要不得。这部“表现‘真实人生’”的《黄慕兰自传》对一些重要史事的论述并非完全准确,有必要加以辨析。现仅择其要者,略加论述。

应当充分肯定和尊重黄慕兰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这部传记对传主的作用有所夸大,周恩来也没有说过“慕兰是党的百科全书”这句话

在这本书的封底上,赫然印着一句话:“慕兰是党的百科全书。”署名“周恩来”。周恩来什么时候、在哪里说的这句话,没有交代。其实,只要对黄慕兰的经历略作了解,就能够很清楚,周恩来不可能讲这样的话。黄慕兰1907年生,1926年入党,1933年脱党,1951年重新入党。她解放前短暂的在党期间,也只是在城市做地下工作,且从未亲历中共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怎么可能是“党的百科全书”呢?

关于黄慕兰是否在1933年脱党,其党龄能否从1926年连续计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问题,也是她数十年来难以释怀的心结。是啊,这关系到一个人政治生命的长短,无论谁都会严肃对待的。对此,党和国家是有明确结论的。1980年,公安部对黄慕兰的结论是“于1926年入党,1933年脱党”;在时任政治局委员邓颖超的关怀下,中组部1987年再次确认黄慕兰“1926年入党的党籍”,于“1933年脱党”,解放后按1951年七一重新入党计算党龄。公安部和中组部的决定,特别是在政治局委员邓颖超关怀下所作的决定,不可能查无实据。

然而,《黄慕兰自传》却在书后的“生平大事表”1991年条中,明确写上了“庆祝上海参事室四十周年,承认党龄连续。”这是一种巧妙的写法。因为是个人生平,所以每条内容都省略了主语“黄慕兰”,补齐主语后,全句应为:“黄慕兰庆祝上海参事室四十周年,黄慕兰承认党龄连续。”但在省略主语的情况下,读者不细心猛一看上去,会误以为1991年上海参事室承认她党龄连续了。可惜,无论是黄慕兰本人,还是上海参事室,抑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如无确实根据,都无权变更公安部及中组部对黄慕兰党龄问题的定性。

黄慕兰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党龄虽短,却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这是应当充分肯定和尊重的。但是,这不代表她个人的力量可以超过组织。隐蔽战线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的配合都是由党的组织在安排。黄慕兰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她只是很好地完成了党交给她的本职工作,但在书中,她却把自己的作用夸大到了挽救党的领袖,甚至挽救党的程度,这就十分不应该了。

【精彩推荐】

·毛泽东1934年因何事咬牙垂泪:“天亡我也!”

·陈云为何力排众议反对杀江青?

·从帝制祸首到中共秘密党员:晚年杨度的华丽转身

·详忆粉碎“四人帮”:8341部队随时待命

·“大胆”陈赓曾经“叫板”毛泽东

·揭秘:张国焘叛党内幕 曾遭遇死亡威胁?

·1974年:江青最活跃却极郁闷的一年

(责编:王新玲、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