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蔡母70寿诞
创办女校 随子赴法
1915年,葛健豪在湖南女子教员养成所结业了。她回到家乡后 “永丰镇第二女子职业学校”(简称“第二女校”),葛健豪任校长。根据葛健豪的要求,第一学期只办了一个综合班,从第二个学期起,扩大为文科、缝纫、织业三个办,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中青年妇女,约100多人。文科班以国文为主,兼学缝纫、织布、刺绣,学生大都是有文化基础的青少年;缝纫、织业班则以缝纫、织布、绣花为主,兼学国文,学生大都是文盲或文化基础较差的中年妇女。不仅免收学费,对缝纫、织业班的学生,还发给一定的生活津贴费。这对于鼓励妇女求学和开辟就业门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当时,很多妇女把第二女校当成“妇女之家”:进了二女校,就好像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 由于葛健豪不仅经常传播新思想,使女校成了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思想的阵地,还极力倡导女子参加唱歌、跳舞、跳高、跳远等活动,更为“越轨”的行动时提倡女性“放脚”(不缠足)、留短发,引起了当地封建顽固势力的惊恐。最后这所只办了三学期的女校不得不暂时停办。
1917年夏,蔡和森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同毛泽东等同学继续从事真理的探索。葛健豪为支持儿子,决定再跟儿女们进省城,全家搬到滦湾镇附近的刘家台子。
1918年4月,蔡和森同毛泽东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他们即筹备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