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蔡和森受到党内立三路线的排斥。为不加重母亲的负担,蔡和森兄妹将母亲送回老家。就这样,葛健豪又回到家乡。没想到,此后,她再也没有外出的机会了,也没有见到儿子蔡和森。1931年蔡和森在广州牺牲。党组织和家里的人一直没有将这一消息告诉她。
葛健豪回到一点财产也没有的老家,一直过着贫寒的晚年生活。尽管如此,葛健豪依旧乐观的生活,养鱼、种花,栽树,带着孙辈在田间劳动。
党对这位革命老人及其后代非常关注。抗日战争前后,党曾派人把她的孙儿、孙女送去苏联。1938年,周恩来同叶剑英来到长沙时,还专门派人到石板冲,想把她接出去,但她为不加重组织的负担,坚持要住在乡村,直至1943年3月16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葛健豪去世,享年78岁。临终时,她还不知道两个儿子和儿媳已经牺牲,她曾嘱咐长女蔡庆熙要写信告诉他们:“母亲已看不到他们的事业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许德珩为葛健豪题词
毛泽东在延安得知葛健豪逝世后,提笔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
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中国革命养育出了出类拔萃的人:儿蔡和森、媳向警予、女蔡畅,女婿李富春——四位中央委员。
葛健豪去世后,由她的长女蔡庆熙将其安葬于双峰县金田石板冲。
为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1985年9月,双峰县人民政府为她立碑:“蔡母葛健豪纪念碑”,碑名由陈云同志题写。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许德珩题写了“母仪是式,亮节高风”,并题诗:“豪杰蔡家多,儿女万人歌,堪为烈母颂,留学创先河。”
蔡母葛健豪虽非中共党员,却破例立传于《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是其中唯一的一位非党人士。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峰县委党史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