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中央之所以把群众工作摆在如此突出重要的位置,分析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它对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过去相比,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尽管已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现在拥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提高了许多,掌握的各方面资源增加了许多,可以运用的科技手段丰富了许多,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没有变也不能变。党的全部执政活动,包括社会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这方面工作做不好,不仅我们的改革发展会失去支持和动力,稳定也会失去基础。
二是目前群众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成效。比如,在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逐渐出现了问题。体现在社会管理工作中,主要是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部门利益严重,办事效率低下,有的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侵犯群众利益,等等。这是我们一些社会管理得不到群众理解支持,甚至引发矛盾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群众工作本来就与社会管理有着十分直接密切的关系。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管理服务和管理的对象,又是社会管理的主体,离开人民群众的广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
与此同时,对与群众工作紧密相关的基层工作,中央也同样十分重视。我们党的一大优势,是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并一直延伸到社会基层。在这个体系中,基层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占据着基础性的重要位置。不仅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需要通过基层去落实,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也需要依靠基层去发现和上传。因此,我们党才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形象比喻,一再强调要强化基层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等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定位于群众工作和基层工作,可以说抓住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为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近年来中国发展背后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在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在积极推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分步骤有序进行;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带动党的建设全面展开,并把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突出提到全党面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做好党的十八大各项筹备工作;等等。仅从所列举的这些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重要探索,既是30多年来我们党一以贯之接力探索的一个继续,也为此后新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今天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之际,总结这些探索所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