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宣传工作要善于采取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保证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
宣传工作不是为了宣传而宣传,而要注重效果。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毛泽东提出要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和途径开展宣传。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都主张采用标语、口号、传单、布告、壁报、简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他在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写的通令和一本小册子中,要求地方各级苏维埃、各界民众团体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以帮助群众答疑解惑。《时事简报》稳定了群众的情绪,在中央苏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宣传作用,“是苏维埃区域中提高群众斗争情绪、打破群众保守观念的重要武器,在新争取的区域对于推动群众斗争更有伟大的作用”(《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抗日战争时期,为动员群众支持抗日战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要求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向前线官兵、后方守备部队、沦陷区人民、全国民众作广大的宣传鼓动,坚定地、有计划地执行团结抗战这一方针。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易于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具有极强的渲染力和感染力,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支持抗战、参与抗战。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多次指出,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台和群众集会场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群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一时期,广播随处可听,墙报、标语随处可见,这正是宣传工具和途径多样化的典型表现。标语等宣传方式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热情。
实践证明,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始终注意指导全党同志特别是思想宣传工作者,善于运用广播、标语、口号、传单、布告、壁报、简报、戏剧、歌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总之,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指导全党同志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科学、正确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出去,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党情、国情、世情以及党和国家的工作任务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通讯传播手段的飞跃,宣传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重温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倡导并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宣传工作的思想原则及方式方法,对进一步做好今天的宣传工作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作者李斌,女,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湖南长沙 41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