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会
(一)
热爱一片土地,倾其毕生精力而不渝。这就是40余年,父亲对新疆的情感写照。
40余年,父亲的足迹走遍天山南北。他事无巨细地呵护照料着这片土地,俯首孺子牛般地耕耘着这片土地。今日,在这片土地上他的音容笑貌仍鲜活如昨,却不想天山已伴他长眠12年!
2013年5月19日,如果父亲还活着,就是100周岁了。少有人活100岁,但一个人如果肯倾其所有地为他所热爱的事业、热爱的土地奉献生命中的40年,那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王恩茂同志在昌吉扶犁耕田。
王恩茂同志看望和田维吾尔族农民库尔班·吐鲁木(左一)及其家人。
父亲从1949年10月入疆的那一天起,就把这里当作了他的故乡,他的家。他在新疆这个边远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战斗、工作、生活了40年,这在同级别的汉族领导干部中是极为少见的。父亲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深情地说,我热爱新疆,热爱新疆的各族人民,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终生。
父亲两次主持新疆工作,加上在吉林任省委第一书记的时间,共计达25年,是新中国任省区市委第一书记时间最长的,特别是“文革”后又返回原地区担任第一书记,在全国也是没有先例的。
父亲很早就牢固树立了长期扎根新疆的决心。在进军新疆的途中,父亲给我的弟弟取名叫北新,在喀什、乌鲁木齐,又为以后出生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取名北长、北建、北难。意思就是要克服困难,长期建设新疆。
父亲在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时,每天上班后要利用半个小时学习维语。作为领导干部,没有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没有长期扎根边疆的思想准备,是不可能下那么大功夫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
父亲一贯重视新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完成平叛剿匪,减租反霸,土地改革等任务后,针对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的状况,主持制定了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拉开了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20世纪60年代初,他提出社会主义农村“五好”建设(好条田、好渠道、好道路、好林带、好居民点),为新疆广大农村建设描绘出美好的蓝图。当时的新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是新疆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经济总量虽然不高,但人均在全国属中上等。特别是工资水平在全国名列前几位,甚至比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地区还高。即使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新疆还安置了120万人,调出数亿斤粮食、数万吨油料支援甘肃、河南等地。
相关阅读:
频道精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