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到了耄耋之年在病魔缠身的岁月里,每天仍然日以继夜地、非常勤奋地刻苦读书。进入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从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之后,毛泽东的体质愈来愈差,各种疾病接连不断。在病魔缠身的最后几年,他一直喜爱的散步、游泳等运动几乎全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老人家真的是年老了,体弱了,病多了。两腿肿得不能站立,两脚重得不能走路了,眼睛也患老年性白内障看不清东西了,听力也逐步下降了,说话也越来越让人难以听清了。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老人家还日日夜夜一册一册地看,一页一页地读,一笔一笔地圈画,一字一字地写批注。眼睛看不见了,就让身边工作人员读。手拿不动了,就让身边工作人员举着。白天读,夜里读,常常是通宵达旦地读,是白天还是黑夜,他老人家是不关注的。吃饭、睡觉、工作、批阅文件、看书,天天如此。吃饭时他也常常要看书,他平时爱说吃饭是用嘴巴,看书要用眼睛。理发的时候也要看书,他常爱说的一句话,对理发人说,你办你的公,我看我的书。他有时看书忘记了吃饭,一天吃几顿饭,他老人家并不关注。有时吃一顿饭,凉了热,热了凉,大师傅热来热去,服务人员端来端去,反复好几次,他老人家才能吃上一点。吃饭的时候,常常也是大口大口,吃得很快,吃完把碗筷往旁边一推,又全神贯注地看起书来。吃饭吃什么,每天吃几顿吃饭他老人家都不重视。肚子饿了,想吃了,就找东西吃。当时做好的饭菜,做什么,他就吃什么,他老人家看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他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可不能少看呀!
他老人家看书,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分什么时间,有空就看,想看就看。吃饭前看,会客前看,开会前看,睡觉前看,睡不着觉时也看。他老人家睡觉不好,有时失眠,睡觉要吃安眠药。吃完药,入睡前,总是习惯看书。常常是看着看着睡着了,睡着睡着又醒了,醒来接着看。他老人家看书,也没有固定的地方,会议室里、办公桌旁及会客的沙发上、卧室的床上、游泳池旁、吃饭桌旁,卫生间里,到处都放着书,随手可以翻看。
说到这里,我很高兴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个小故事。1957年仲夏,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他的老同学叫周谷城老先生,应毛泽东之邀,来到中南海游泳池和毛泽东一起游泳。一上岸,还没有来得及穿衣服,毛主席就披上一件睡衣和周谷城先生谈起读《汉书》的事,毛主席拿起一本线装本的《汉书》,是《汉书》列传第三十九,指着赵充国主张在西北屯田的一段对周说:“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主张。他的主张,在开始时,赞成的人不过十分之一二,反对的人达十分之八九。但后来,逐渐被人接受了,赞成的人达到十分之八九,反对的人却只有十分之一二。真理要人接受,总要有一个过程,无论在过去的历史上和现在。”毛泽东常常是这样,用具体的历史事实来启发教育人们。这册《汉书》,毛主席先后看过多次,他还用黑铅笔在本册封面上写了“赵充国”三个字。赵充国这一段共19页,他从头至尾用黑铅笔圈画过,有的地方还写了批注文字。
![]() | ![]() |
相关专题 |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 红色访谈 · 毛泽东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