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毛泽东主席在游泳池住地看书,或者去外地住地看书,他也没有固定的姿势,有时坐着,有时站着,有时躺着,有时是半坐半躺着。从1972年到1976年初,他老人家除了读《二十四史》外,还先后看了《鲁迅全集》、《古代社会》、《中国近代史》上册,还看了《藏书》、《续藏书》、《焚书》、《继焚书》、《随园诗话》、《中国文明史》、《中国发展史》、《唐、宋、元、明五朝诗别裁集》等等129种新印的大字线装书,晚年都是他反复看的。
在他老人家生病的最后几年,他好象知道自己活的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每天还手不释卷,不分昼夜,无休止地读书。无论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或者在外出的列车上,走到哪里,他都要求把他爱读的书带到哪里。来到哪里,哪里的办公室里、会客室里、卧室床上,甚至卫生间里,都要与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一样,到处放着书。无论在北京中南海游泳池住地、无论去杭州、武汉、长沙等外地,毛泽东日常生活的住地几乎与北京住地一样,到处都放着书。他睡觉的床上大部分放着书,只留下一个人睡觉的地方。有一次他的病情加重,发烧到39度,他还要看书。医务人员曾给他规定每天只能看15-30分钟的文件或者书,而实际上他每天看书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这个规定。病重期间,医生建议他少读书,或者不读书,可是他天天带病坚持读书。腿不能站立、不能走路了。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也要读书。因患老年性白内障,两只眼睛全不能看书了,每天还要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读书。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已经无力说话了,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真是感人至深,让人心疼,令人敬佩。
我们知道,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是毛泽东一生当中的一项重要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不懈地追求,不懈地读书,不懈地奋斗,不懈地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特别是生命最后几年,在他老人家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还天天不分昼夜、无休止地读《二十四史》,读鲁迅著作,读政治、读经济、读文学、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等等,读书、看书、谈书、评书,这是毛泽东晚年岁月中不可缺少的。读书充实了毛泽东晚年的生活,丰富了毛泽东的头脑,读书给毛主席消除了寂寞和孤独,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带来了精神的快乐,带来了安宁和睡眠。
翻开毛泽东阅读、批画过的上万册图书,笔者感想很多,感慨很多。无论从读书的勤奋和刻苦,无论从读书的深度和广度,无论从读书的批注和圈画,无论从读书的习惯和具体的方法,无论从读书的精神和毅力,等等。毛主席都是独树一帜的,都有他的独到之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纵观毛主席晚年的读书生活,我感到毛泽东主席读书有很多独特的地方。这里我把它概括为以下十个特点,向我们各位网友简单地介绍一下。
![]() | ![]() |
相关专题 |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 红色访谈 · 毛泽东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