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4】

罗平汉

2014年04月09日16: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月12日,毛泽东回到武汉。16日,他将考察的情况给中共中央写了一个报告,对农民运动作了高度评价,指出“在各县乡下所见所闻与在汉口在长沙所见所闻几乎全不同,始发见我们从前对农运政策上处置上几个颇大的错误点”。提出党对农运的政策,应注意以“农运好得很”的事实,纠正政府国民党社会各界一致的“农运糟得很”的议论;应以“贫农乃革命先锋”的事实,纠正各界一致的“痞子运动”“惰农运动”的议论;应以从来并没有什么联合战线存在的事实,纠正农协破坏了联合战线的议论。他还提出,贫农有很高的革命热情,应解决贫农的土地问题和资本问题,在农村中大力发展党的组织,以应付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与此同时,毛泽东将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3月5日,报告最先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上刊登。3月12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开始刊载,后由于陈独秀的反对被迫停止。4月,在瞿秋白的支持下出版单行本,由汉口长江书店印行。瞿秋白亲自为该书作序,热情地赞颂了农民运动,驳斥了污蔑和攻击农民运动的种种谬论,号召广大革命者要为农民说话。瞿秋白在序中强调指出:“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读毛泽东这本书,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两个月后,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杂志《共产国际》俄文版和英文版转载了这个报告。

在这篇经典文献中,毛泽东指出,革命党人必须极端重视农民斗争,支持农民的革命行动。他强调“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他还充分肯定了湖南农民所做的14件大事,指出:“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完全没有什么‘糟’,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

毛泽东还特别地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农村中须有一个大的革命热潮,才能鼓动成千成万的群众,形成一个大的力量。”“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地主政权,是一切权力的基干。地主政权既被打翻,族权、神权、夫权便一概跟着动摇起来。”

他还提出“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思想,强调共产党人应站在前面领导农民运动。他强调:“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

诚然,当年的湖南农民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差,诸如擅自捕人游乡,随意罚款打人,以至就地枪决,驱逐出境,强迫剪发,砸佛像和祖宗牌位……等等。这些作法容易失去社会的同情,对谷米的平粜阻禁,以及禁止榨糖酿酒,禁止坐轿,禁止穿长衫等,易使商人、中农和小手工业者产生反感,也使一般农民感到不便”。在运动中“还冲击了少数北伐军官家属,也引起同湖南农村有联系的湘籍军官的不满”。

毛泽东所作的考察报告,其主要目的是指向当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与抨击,回答农民运动到底是“好得恨”还是“糟得很”,但在一些问题的具体分析上也确有不妥之处。比如,把那些“踏烂鞋皮的,挟烂伞子的,打闲的,穿绿长褂子的,赌钱打牌四业不居的”无业游民,列入革命先锋之中,说他们“最革命”;又如,《报告》提出的“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的观点,也有些绝对化,特别是在提出反右的同时,对于防“左”没有引起注意。回过头来看,从湖南农民运动的迅速兴起到其后的退潮,固然有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但也与运动中那些过左行为失去社会同情不无关系。

随后,毛泽东在武昌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向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学员系统地讲授了这次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内容,学员们深受鼓舞,纷纷把考察的精神函告家乡。方志敏从武汉回去时,“把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手抄本)带回江西,向江西特别是赣东北农民运动的领袖、骨干分子作了详尽的传达,并组织学习”。“在毛泽东同志农运思想的影响下”,“方志敏同志组织和领导的赣东北地区的农民运动,很快就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湖北直接受到影响,全省农协会员由3月份的80多万人,猛增到6月份的250万人。在此期间,农民武装迅速发展,土地斗争也逐渐由减租减息、抗租抗息进入到要求烧毁田契、分配土地的斗争,有些县的一些地主被迫交出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不仅热情赞扬了农民的革命运动,而且还针对农民的要求和农运中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从而把已经开展起来的农民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通过这次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看到了农民中所蕴蓄的革命力量,认识到动员组织农民参加革命、组织农民武装、建立革命政权的极端重要性,为其后来成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