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黄克诚将军从苏北到东北【2】

早耕

2016年02月22日15: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45年9月23日,黄克诚在被其部解放了的淮安城接到中央军委命令,令他率领新四军第三师开赴东北。

当时有一种说法盛行起来:去东北的部队根本不用带装备,把手里的武器留给地方,到东北就可以拿到新的。但黄克诚历来考虑问题总是把不利因素尽量想得多些,以便有备无患。他认为目前形势瞬息万变,部队到东北后万一拿不到武器,将怎么打仗?他坚持部队武器不能留下,要全副武装去东北。他还考虑到,部队进入东北后就是冬季了,首先将遇到与苏北迥然不同的寒冷气候,解决部队的棉衣问题亦是当务之急。当时尽管受到一些责难,但黄克诚还是坚持两条:一是要部队带上棉衣,二是要全副武装,将多余的武器交给地方部队。这样,黄克诚一边安排先头部队及后勤人员由第一副师长刘震率领即刻出发,一边抓紧筹集棉衣。9月的苏北,正是秋阳高照,十分暖和的季节,有人看着热气腾腾的阳光就发起牢骚:“这黄老头子怎么了!专门跟别人唱反调。不但带着装备,还要背着棉衣?”闲言碎语也刮到了黄克诚耳朵里,他一笑置之。

1945年9月28日,新四军第三师主力4个旅和3个特务团3.5万余人,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和第二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的率领下,从苏北启程,浩浩荡荡地向山东进发,加入了10万大军创建东北根据地的行列。

在黄克诚率部离开苏北的时候,山东八路军主力部队已奉命离开山东根据地,正由海、陆两路向东北进发。

当黄克诚所部穿过陇海铁路进入鲁南时,中央华东局和新四军军部考虑到山东我军力量一时空虚,于是,要黄克诚部在山东停留一个时期,以巩固我军在山东的力量。黄克诚对此有自己的考虑,从局部看,在山东停留一个时期,有利于山东地区局势的稳固,但从全局看,东北则重要得多。蒋介石也在看重东北这着棋,我军先到东北一天,就主动一天。如果让蒋介石抢先占了东北,我军将在战略上陷入极大的被动,将会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想到此,10月4日,黄克诚直接给中央军委发电,建议部队到山东后,不着停留,稍事休整后,立即继续大踏步前进。两天后,刘少奇代表中央军委复电:“为迅速达成战略任务,三师部队在到达山东后,应兼程北进,不宜在山东担负战斗任务。”

黄克诚的建议被中央采纳了。

10月16日,黄克诚、洪学智率部跨过黄河进至渤海区,于11月10日抵达冀东的三河、玉田一带。这时传来一个坏消息:国民党军5万余人已抢在新四军三师之前逼近山海关了。

听到这个消息,黄克诚急忙找来副师长刘震、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和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等商讨对策。研究之后,一致认为,不能按原计划过山海关,应避免与敌纠缠,绕过山海关,尽快向东北腹地进击。

11月8日,黄克诚发电请示毛泽东,要求同意三师绕过山海关,向锦州挺进。电报发出之后,东北局又来电,让三师先不要向锦州前进,而向义院口、驻操营前进,并命黄克诚统一指挥新四军三师和从山东过来的八路军梁兴初师,在抚宁地区集结,待机歼灭正向山海关西北的石门寨及抚宁延伸的国民党军队。

中央东北局的命令与黄克诚的想法发生冲突。11月14日,黄克诚再电中央军委,电文称:集兵抚宁于我军不利,其理由有三:其一,新四军三师与梁兴初师全部集结于抚宁地区至少还得6天,更何况我部长途行军,极度疲劳,即使是按时赶到,也毫无取胜把握;其二,这一仗打与不打,与进军东北全局关系不大;其三,中央之前已电令我部迅速向锦州集中。

黄克诚电报发出的当天,就收到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发来的加急电报,明确指示新四军第三师与山东梁兴初师分路平行前进,限24日前到达锦州地区进行休整。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命令,新四军第三师经过两个月的徒步行军,跨越苏、鲁、冀、热、辽五省,行程数千里,终于抵达东北,完成了中央制定的进军东北的战略目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黄克诚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