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将肩挑日月——毛泽东和罗学瓒【3】

李丽

2016年05月04日07: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深入工农间

1921年11月,罗学瓒因为组织留法学生示威游行,争取“吃饭权、求学权、工作权”,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结束了两年多的留法生活,回到了上海,并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半年多后,罗学瓒于1922年回到长沙。当时,毛泽东正在湖南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罗学瓒立马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为取得工人的信任,深入了解工人的情况,他亲力亲为从人力车工人做起。他与工人们的谈心,和蔼、耐心、有见地,很快得到了工人们的支持。人力车工会成立后,他被推举为工会秘书。他又在毛泽东的安排指示下,通过举办工人夜校,把分散在城区各处的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文化、政治教育,从中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工人党员,成立了党的支部。

1923年,人力车车主进行“租费改革”,实为通过改变币种变相涨价。起初,工人们没有意识到中间的猫腻。罗学瓒揭穿了这种行径,并向工人许诺,愿意带领他们向车主请愿。他组织了浩浩荡荡的人力车工人游行队伍,迫使车主答应减租的要求。他又带领游行队伍来到县政府门前,经过一天的说理斗争,使政府答应出面管理人力车市场等条件。以后他又多次领导工人开展斗争,到1923年底,长沙人力车工人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有了改善和提高,人力车工会组织也随之得到发展,长沙3000余人力车工人,入会人数多达2700余。在毛泽东、罗学瓒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湖南在1922年至1923年出现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毛泽东和罗学瓒也非常重视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毛泽东在1921年8月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罗学瓒回长沙后,成为自修大学的学员。后来,毛泽东又先后创办了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和湘江中学,培养进步青年。毛和罗都在学校任教,他们俩经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至深夜。罗学瓒还写有《实业与教育》《为什么要办平民教育》《环境与教育》等文,明确地提出“要改造社会,才能搞好教育”。

可以说,湖南党组织和工农运动是毛泽东一手领导组建和发展起来的,也同样离不开罗学瓒的努力和奋斗。1923年以后,罗学瓒任过中共湘区党委委员,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职。1924年,他又被派到湘潭开展建党工作。这时毛泽东离开湖南去中共中央工作。

1925年,罗学瓒来到醴陵,任中共醴陵县委书记。他开办农民训练班并兼主任,分期分批为全县各区培训了大批农运骨干,短短时间内,在醴陵建立了15个区农民协会,313个乡农民协会,农会会员发展到58476人。在北伐前,农民运动的组织已日臻完备。1926年,根据毛泽东北伐战争要和工农运动相结合的指示,罗学瓒组织工农武装配合北伐军袭击醴陵的反动势力,为醴陵随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创造了良好环境。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军阀劣绅们的恐慌,甚至连共产党负责人陈独秀都批评湖南工农运动“过火”了,“幼稚”了。为了回答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指责和怀疑,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身份视察湖南农民运动,醴陵是毛选中的一个站点。

1927年1月27日,毛泽东到醴陵县。那天,醴陵县工人训练班正好举行结业典礼,罗学瓒要在会上作报告,得知毛泽东要来,他抽不开身,便派人去接,结果派去接站的人不认识毛,错过了。毛泽东一个人背着包袱找到了地方,罗学瓒觉得很抱歉,毛泽东却毫不在意地笑说:“工作为重嘛,用不着来接。”毛泽东首先邀集罗学瓒、县农会委员长孙筱山和县工、青、妇等团体负责人座谈。罗向毛详细汇报了醴陵农民运动情况。毛得知全县农民都已发动后,兴奋不已:“农民已经起来了,那很好,大家要继续努力做好工作。”毛泽东翘起大拇指表扬,认为是罗学瓒等同志平日训练有素、指导有方的一个奇迹。随后几天,毛泽东在罗的住地接连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全县各地农民的汇报,收集有关农运发展的情况。又在罗的陪同下,到醴陵各个乡调查研究。在醴陵期间,毛泽东还对建立和发展党组织、培训农运骨干、改进农会干部作风等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有力地推动了醴陵农运的发展,也使罗增强了信心。2月4日,毛泽东结束醴陵考察,回到长沙。不久,他就湖南农民运动情况写报告给中共中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文发表。在这篇伟大的著作中,对醴陵农运的盛况有所记载。罗学瓒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举办了农运讲习所,并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教材,为农运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

醴陵相会,成为毛泽东和罗学瓒的最后一面。1927年9月,罗学瓒以湖南省行动委员会委员兼中共湘潭县委书记的身份再次来到湘潭,重建党的组织。1928年,被派往山东做党的工作并在齐鲁大学任教。1929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由于叛徒告密,1930年4月30日罗学瓒被捕,8月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6岁。

1961年,谢觉哉挥毫作诗,称赞罗学瓒和另一位烈士陈佑魁:

浑身是胆陈佑魁,鞭辟入里罗学瓒;

远瞩高瞻天下小,出生入死一边站。

忠义之血不白流,阶级之仇彻底算;

三十年前恶战场,巍然两个英雄汉。

频道精选


毛泽东曾赞扬哪位元帅“救了党救了红军”(组图)

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的战略与原则

刘少奇参加并筹划中共七大 作出哪些重要历史性贡献

哪位上将26岁就担任红四军军长 陈毅对他赞口不绝

毛泽东曾向哪位大将“借宝”(组图)

贺龙女儿贺晓明谈纪念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视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