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阳翰笙战斗在“国统区”纪实【4】

倪良端

2016年05月25日07:53   

写就《草莽英雄》 石缝长出奇花

1937年春节前,妻子唐棣华的堂兄唐槐秋来到阳翰笙在南京的家里作客,高兴地说:“翰笙,联华公司老板想请你写个电影剧本,愿意吗?”“我愿意,正准备找事做呢!”喝几口茶后,阳翰笙问:“要什么题材的剧本?”“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拍摄的电影受欢迎就行。”堂兄坦诚明白地回答。

“那好,把我酝酿、构思了很久但一直未写的‘草莽英雄’故事写出来,包他们满意,会吸引观众,也具有现实意义。”“那你抓紧写吧。你把构思的故事梗概讲讲,我听了给他们说说。”阳翰笙整理思路侃侃说来。

故事反映腐朽的清朝政府卖国求荣、出卖川汉铁路筑路主权。在席卷全川保路爱国革命风暴中,川南六县保路同志会总会长罗先清这位刚毅的草莽英雄,他带领乡民与官府顽强斗争的事迹。

唐槐秋是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中国旅行剧社创始人。虽主行话剧,但和电影界关系密切,也是电影内行。听完阳翰笙讲述的“反清保路”故事梗概,很兴奋:“太精彩了,是很好的电影题材,到时我帮你当导演。”

有了写作目标,阳翰笙勤奋笔耕。由于剧中人物、故事、细节成竹在胸,很快成就初稿,定名《草莽英雄》。联华公司得知阳翰笙写成初稿,派唐槐秋取剧本时预付给稿酬300元。

过完春节,阳翰笙将联华公司寄转的《草莽英雄》初稿认真审读,参照所提意见和自己找出的不足之处进一步细琢精雕,力求创作出自己满意对得起观众的作品。

修改后的剧本送到上海,华联华公司老板十分满意,特邀首席导演孙瑜和唐槐秋执导。但由于全面抗战爆发,此剧不得不暂时停止拍摄。

皖南事变后组织为保护阳翰笙,安排他回家乡探亲隐蔽,他再度拜访罗先清的大管家邵玉廷老伯,实地考察罗先清住过的山洞、向乡民了解罗先清率众起义的见闻故事、与清兵激战的战场遗址,进一步了解起义经过及事件的细枝末节,力求把剧本补充得更充实、完美。

从家乡回到重庆,身患肺病、眼疾严重的阳翰笙在艰难中奔波。他克服困难将剧本《草莽英雄》反复修改,多方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自己觉得达到了心中的标准,剧本问世。

阳翰笙创作《草莽英雄》剧本,一直受到南方局和周恩来的关怀和支持。在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主持剧本讨论会,让阳翰笙读剧本给与会者听,让同志们充分发表意见。参加讨论会的郭沫若说:“阳翰笙创作的《草莽英雄》,可以说是阳翰笙全部作品最成功之作,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场面,也没有一件多余的事情,是一部完整的艺术品。”周恩来对《草莽英雄》反映的悲剧色彩、历史背景等作了精辟分析。他结合当时农村建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实际,给予剧本较高赞许和鼓励后作出评语:“此剧暗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同时提醒人们,要严防暗藏在内部的奸细。”当然,周恩来对该剧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之后,周恩来为《草莽英雄》的上演四处奔走,积极呼吁。

阳翰笙按照同志们和周恩来提出的意见,认真思考后对《草莽英雄》剧本再次修改。

1942年《草莽英雄》定稿送审,遭到以潘公展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审查委员会”以“抑党人而扬帮会”,“鼓动四川人民起来暴动,妄图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罪名”,通令“禁止出版,禁止演出,封存剧本原稿”。为应对国民党的审查,阳翰笙将剧本重抄一份手稿上交,原稿密藏。

国民党对剧本《草莽英雄》的封杀,对阳翰笙虽然是个不小的打击,对于进步戏剧运动也是一次挫折,但是阳翰笙未因此而松懈。他明知前进道路上荆棘丛生,仍然以笔为武器更加勇敢巧妙地去战斗。阳翰笙明白:在当时这部作品对启迪革命群众、揭露抗日统一战线内部反动派的阴谋,有着鲜明、深刻的现实针对性。敌人越禁演,越说明它有存在的价值。

《草莽英雄》一禁就是3年,直到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后该剧才得到复活。在重庆等国统区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年底,剧本由群益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剧重生上演和剧本的出版,被当时的进步文化人士誉为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奇花”。

频道精选


哪位开国上将被誉为“华野名将,学府高师”

四渡赤水,三万红军与四十万敌军的生死较量

少共国际先锋师的铁血岁月——这里走出23位开国将军

阎肃:为信仰而歌 毛泽东曾被他创作的哪部歌剧感动

遵义会议,周恩来如何说服博古“主动交权”

柳直荀: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挚友 曾发表“中国醒狮论”

毛泽东1960年为何重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重庆谈判的历史细节:周恩来为毛泽东设计“第一印象”

“敌进我进”:毛泽东盘活中国抗战大棋局

周恩来“劝蒋”“逼蒋”抗日的八封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