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阳翰笙战斗在“国统区”纪实【5】

倪良端

2016年05月25日07:53   

中艺再掀高潮 创基地迎解放

中华剧艺社成立后,在阳翰笙的直接领导下,排演了许多进步话剧。1942年4月,中艺社在重庆上演郭沫若的《屈原》20多场,在当时极为险恶条件下创造了戏剧演出的奇迹。该剧演出负责人阳翰笙为演出四处奔波,积劳成疾,他不得不在同志们力劝下卧床休息。如果说周恩来是国统区话剧黄金时代的总司令和总指挥,阳翰笙就是高级参谋和组织实施者。

11月,阳翰笙创作的《天国春秋》,以太平天国为背景,旨在体现周恩来因皖南事变而愤怒书就“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主题。阳翰笙创作的话剧《李秀成之死》的演出,激怒了国民党当局,说这个剧“团结通共”,主演李英被活埋,剧组20多人遭枪杀。阳翰笙十分震惊,积极出面保护剧组幸存者,立即发动社会名流向当局抗议。迫于社会压力,当局将几个肇事要员“革职”查办。

鉴于阳翰笙已被推到风口浪尖,周恩来安排他“躲藏起来”。他躲到重庆北碚温泉,潜心创作电影剧本《塞上风云》。拍成电影在重庆上映34场,场场爆满,观众达数万人次。影片在全国各地上映备受欢迎,引起社会轰动效应。

“中艺”的影响一天天扩大,反动派对剧社愈加敌视。1943年春,国民党下令“不准演出话剧”。在周恩来、阳翰笙安排下剧社深入国统区各中、小县城演出剧目800多种、2000多场、观众700多万人次,把抗战时期大后方电影戏剧运动推向高潮。

1943年4月,阳翰笙改编的电影《日本间谍》在重庆上映,观众蜂拥而至。几天后,蒋介石看了影片大为光火,勃然大怒,痛骂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等:“你们简直是草包、饭桶!影片明显是给共产党作宣传,立即停止放映。”并下令将义勇军的戏全部改为穿国民党军服装重拍、删改、编辑胶片。后来,阳翰笙看到被篡改、肢解的片子,眼在流泪,心在流血,强忍下心灵的苦痛。

1945年2月,阳翰笙和郭沫若拟定《文化界时局进言》。然后,阳翰笙秘密发起签名运动。经他奔走串联,登门上户拜访,征求了312名艺术界代表签名。22日的《新华日报》、《新蜀报》等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和签名,在舆论界引起极大震动。蒋介石气得七窍冒烟。当知道是“文工会”干的,他立即下令解散“文工会”。“文工会”被解散后,阳翰笙旋即投入“文工会”人员的安置工作中。他本人由党组织安排,任中苏文协研究委员会副主席。

抗战时期,阳翰笙不仅执行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使命和从事大量的、千头万绪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而且他还是抗战时期文艺创作“最丰硕的作家之一”。《前夜》、《李秀成之死》、《塞上风云》、《天国春秋》、《草莽英雄》、《两面人》、《槿花之死》7部大型话剧写就;《八百壮士》、《塞上风云》(话剧改编)、《青年中国》、《日本间谍》4部电影剧本落成。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这时,很多进步文化人士准备离渝赴沪。怎样用文艺武器同反动派斗争?阳翰笙将想法向周恩来汇报后,周恩来请阳翰笙在重庆再组“中国艺术剧社”,团结进步戏剧工作者艰苦奋斗,通力合作。这一时期,进步戏剧佳作纷呈,题材多样,演出精湛,群星灿烂,观众趋之若鹜,反映极为强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为国统区民主斗争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重庆期间,阳翰笙是文化界最忙的领导人之一,他实际上是周恩来领导和推进统战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郭沫若最有力的代理人。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文化中心转移到上海,南方局分配阳翰笙负责上海文艺界党的领导工作,组织以上海为中心的国统区戏剧运动,进行反对蒋介石践踏民主和实行内战的斗争。

根据文艺事业发展趋势,阳翰笙向周恩来建议:在上海建立电影基地。周恩来首肯、支持。

此时,国民党政府的“接收大员”已将上海所有的摄影场地作为敌伪资产全部劫收,且严格检查、管制外汇、控制原料等,企图垄断电影事业。

无资金、场地、器材设备,电影基地怎么建?阳翰笙与电影界挚友研究,经周恩来批准,决定以民营形式创办党领导的电影公司。阳翰笙找到与郭沫若关系要好的四川乐山人任宗德、老朋友夏云瑚、导演蔡楚生等商量开办公司的资金问题。夏云瑚、任宗德愿出资50%和30%,其它合伙人出资20%。阳翰笙依靠党组织的力量,紧密团结进步影人,由“联华”头面人物蔡楚生、史东山出面,据理力争夺回被国民党国防部强劫的民营联华影业公司资产。同时,阳翰笙让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罗静予促成陈诚发还“联华”。在阳翰笙的领导下,大家群策群力,终于夺回“联华”。有了一流的编剧、导演和场地,1946年秋,中共在国统区的第一个电影制片机构———上海联华影艺社成立(后更名为昆仑影业公司)。任编导委员会主任的阳翰笙制定和掌握制片方针、培养干部的规划并组织实施。影艺社成立了中共组织,阳翰笙为负责人。

阳翰笙为人厚道,待人诚恳,大家都很喜欢他,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大事小事都愿意找他商量。尽管那时“昆仑”条件十分艰苦,可是创作气氛非常和谐,大家齐心协力,充满了干劲。

在解放战争时期,影艺社全体人员在阳翰笙领导下艰苦奋斗、通力合作,冲破国民党层层关卡、刁难、阻挠,拍摄放映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希望在人间》、《丽人行》、《关不住的春天》、《新闺怨》、《乌鸦与麻雀》和阳翰笙编写的《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优秀影片,支持其它公司拍摄出《松花江上》、《祥林嫂》、《夜店》等影片。

这个时期拍摄的20余部进步影片,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斗争,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与政治腐败,轰动了整个国统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进步电影以少胜多,以质胜量,不但打破了外国影片独霸的垄断局面,使国产影片第一次称雄于中国电影市场,而且成为文化界推动国统区民主运动、迎接解放的强大力量。

这个时期,阳翰笙将党在电影战线上的统战工作,发展到南京国民党国防部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内,“中制”厂长罗静予、副厂长王瑞麟与阳翰笙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昆仑”筹建中,罗静予不但大力协助解决“昆仑”的摄影场地,而且将摄影机借给阳翰笙。“昆仑”一炮打响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用“中制”的机器摄制的。这些仁人志士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功绩。这是阳翰笙执行党的统一战线路线、政策、策略的一项丰硕成果。

当国民党策划大规模反共的1947年,国民党中央命令“中制”厂限期完成“戡乱片”《共匪祸国记》、《共匪暴行实录》摄制任务。左右为难的罗静予和王瑞麟秘密来到上海,找阳翰笙商量对策。阳翰笙提议:“一是拖延,不急不拍;二是拍,往坏里拍。”王瑞麟认为“这个办法好,我看行!”罗静予表态:“就用这个办法———拖、拍坏、怠工。”在极其艰险的情况下,用“怠工”、“拍坏”的办法硬拖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反动派指望的两部“戡乱片”终成泡影。

在中国共产党众望所归的影响下,由于阳翰笙的出色工作,在电影界的威望,他以中共地下党员为核心团结了几乎所有的进步电影人,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保留了大批宝贵的电影人才。

1948年夏,在澳门治疗右手腕骨结核病的阳翰笙奉中共南方局之命回到上海。1949年3月,阳翰笙到北平,与郭沫若、茅盾、周扬等投入组织和筹备第一次文代会工作。同时,以高涨的热情参加新中国政府部门文化领导机构的建设工作。

频道精选


哪位开国上将被誉为“华野名将,学府高师”

四渡赤水,三万红军与四十万敌军的生死较量

少共国际先锋师的铁血岁月——这里走出23位开国将军

阎肃:为信仰而歌 毛泽东曾被他创作的哪部歌剧感动

遵义会议,周恩来如何说服博古“主动交权”

柳直荀: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挚友 曾发表“中国醒狮论”

毛泽东1960年为何重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重庆谈判的历史细节:周恩来为毛泽东设计“第一印象”

“敌进我进”:毛泽东盘活中国抗战大棋局

周恩来“劝蒋”“逼蒋”抗日的八封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