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粤破例乘坐飞机
解放后率先在广州提出引进外资
与视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在杨建伟看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来广东视察,每一次都带有很强的问题导向,“都是带着问题来,经常找人谈话、调研工作。”
其中,尤值一提的是1956年5月3日至30日,毛泽东第三次来广东视察。
“此前一个月,毛泽东搞调查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每天‘床上地下、地下床上’。”杨建伟说,调研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了4月25日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
《论十大关系》被称为是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其中就涉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以及利用外资的问题。在杨建伟看来,广东毗邻港澳,属于面向资本主义的前沿,毛主席来到广东,就有研究利用外资构想的意味。
毛泽东去地方调研通常乘坐火车专列,很少乘坐飞机外出。他曾说:“外国人的飞机我不坐,我一定要坐中国人自己驾驶的飞机。”但为了这次调研,他在解放后首次破例乘坐飞机,这次飞行启用的也正是新中国的飞行员。
在为期近一个月的视察中,毛泽东召开了20次会议。
当时广东刚刚成立华侨投资公司,香港充斥着大量游资,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希望实行更积极的政策吸引侨资。适逢毛泽东来广州,提出要听取港澳方面的工作汇报,陶铸指示港澳工委要迅速作好准备,并指定负责港澳具体工作的同志向毛泽东作口头汇报。
在广东省委小岛招待所(即今“珠岛宾馆”)旁的船上,毛泽东在仔细听取了汇报后,了解到由于华侨对回国投资有顾虑时,明确表示:游资这么多,可以利用嘛。要有更积极的政策。
这也是毛泽东在解放后率先提出利用外资的构想。结束广州之行时,毛泽东还不忘叮嘱陶铸,敞开大门,引进外资,这个想法很好。“你们赶快写个报告,我们到北京进一步研究。”
频道精选
![]() | ![]() |
相关专题 |
· 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