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時期黨的新聞工作的基本經驗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毛澤東歷來重視新聞宣傳工作,將其視為“組織一切工作的一個武器”。①1948年4月在同《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明確指出:“我們的政策,不光要使領導者知道,干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的群眾知道。有關政策的問題,一般地都應當在黨的報紙上或者刊物上進行宣…【詳細】
長考百日 三波兩折 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發表講話,譴責美國干涉朝鮮內政的侵略行徑。 抗美援朝戰爭的前線司令員是彭德懷,最高統帥就是毛澤東。毛澤東盡管沒有身處戰爭前線,而是運籌帷幄於中南海,所有關系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都是由毛澤東最后拍板敲定的。 對於一生征戰的毛澤東來說,盡管他一直是從以弱勝強的對…【詳細】
一部凝聚黨群深情的電台 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馬院村閩中游擊區革命紀念館裡,珍藏著一個破舊的籮筐。就是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籮筐,卻和當年一部電台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成為戰爭年代游擊隊戰士和人民群眾深厚感情的見証。 現年八十歲的楊國梁,是土生土長的馬院村人,他的母親林阿秋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林阿秋(1920年…【詳細】
火線諸葛亮會:軍事民主的生動實踐 在戰場上,敵情是瞬息萬變的,認識掌握敵情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如何在戰場上及時分析研判已經變化的敵情,研究出切實有效的制勝戰法,這直接關系到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火線諸葛亮會,就是我軍根據戰場形勢發生的重大變化創造的克敵制勝法寶。 火線上的偉大創造 在毛澤東看來,多打勝仗,或者少打敗仗…【詳細】
新四軍如何搞好廉政建設 1937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留在南方八省進行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新四軍邊組建邊開赴抗戰前線,屢建奇功,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創建了光輝的業績。新四軍的革命歷史,不僅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史,也是一部廉政建設的革命史。 高度重視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在…【詳細】
不滅的罪証——探訪侵華日軍孫吳勝山要塞 新華社哈爾濱9月18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建 在我國東北地區,至今保存著一個規模龐大的侵華日軍軍事要塞群遺址。這個修筑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被侵華日軍自詡為“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軍事要塞群,工程規模浩繁,世所罕見。一處處兵舍、碉堡、戰壕等遺址,歷經風雨滄桑,成為日本侵華戰爭的不滅罪証。位於黑龍江省…【詳細】
記憶從未遠去——沈陽各界人士紀念“九一八”事變爆發89周年側記 新華社沈陽9月18日電(記者於也童)9月18日,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上庄嚴肅穆,“警世鐘”鐘聲低沉地響起。14聲鐘聲,聲聲悠遠,讓人永遠銘記中華民族14年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 隨著時鐘的指針緩緩走向9時18分,尖銳的警報聲響徹沈陽全城。這也是沈陽,這座打響14年抗日戰爭第一槍的城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