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正義·和平——抗美援朝紀念館巡禮 仲秋時節,遼寧丹東。英華山靜默無言,鴨綠江浩蕩奔流。 黑色大理石牆體上鐫刻著毛澤東主席手書的8個鎏金大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沿山腳拾級而上,穿過象征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的漢白玉牌樓,高53米、寓意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實現的抗美援朝紀念塔直插雲霄…… 社會各界群眾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詳細】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杜甫《解悶十二首》詩雲:“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清代詩人袁枚《遣興》寫道:“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毛澤東對自己的詩作既當真,又較真,總是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一改再改,精益求精。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詳細】
英烈不朽,守護不息,精神不滅 編者按 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凝結了無數英雄烈士鮮血的奮斗史。那些為新中國成立、建設與發展而付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如同璀璨明星照亮蒼穹,指引我們奮發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理…【詳細】
第八十三集團軍某旅“楊根思連”:傳承戰斗精神 續寫輝煌篇章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整裝待發,誓言響亮。前不久,第83集團軍某旅即將開赴某海域組織演訓活動,“楊根思連”官兵面向老連長雕塑宣誓,傳承70年的“三個不相信”戰斗精神,在這群年輕士兵身上彰顯。 走進該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挺拔的雕塑——英雄…【詳細】
膠河戰役:扭轉膠東戰局的關鍵一戰 自1947年10月2日至10日,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於山東昌邑境內膠河一線對國民黨軍進行了一次反攻戰役,史稱膠河戰役。這場歷時9天的戰役,共殲敵9個步兵團1.2萬余人。膠河戰役在整個膠東保衛戰中具有重大意義,解放軍總部評論此戰役:“在這個戰場上我軍已轉入反攻”“這一英勇行動,轉變了膠東的戰局…【詳細】
中央蘇區如何開展體育運動 (《紅岩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中央蘇區時期,為了適應革命戰爭需要,紅軍因陋就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體育運動。他們練就了鋼鐵般的筋骨,提高了軍事技術,增強了綜合素質,先后粉碎敵人的四次“圍剿”,為中央蘇區紅色政權的創建和鞏固奠定了堅實基礎。 早在井岡山時期,紅四軍就開展了…【詳細】
抗日豐碑永鑄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抗日戰爭期間,晉中地處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三大抗日根據地的結合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華北敵后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英雄的晉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強烈的愛國熱情投身革命,喋血沙場,或主動出擊或積極協助八路軍,同日軍展開殊死斗爭,從粉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