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還原歷史真相 盤點近年來毛澤東研究熱點問題

■張太原 尹傳政
2012年11月23日13: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近年來毛澤東研究若干問題走筆

近年來,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的研究逐漸升溫,自然也影響到中共黨史界,各種與中共有關的社會問題,備受學者青睞。研究中共黨史,不能繞開中共領袖人物。近年來中共領袖人物思想生平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其中尤以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為最,本文特就當前毛澤東研究若干問題研究現狀作一綜述。

有不少學者考察了青年時代毛澤東的思想生平。彭大成指出,毛澤東在湖南一師學習期間,楊昌濟的英才思想對毛澤東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楊昌濟提倡創新學說,崇尚大公無私的高尚品德、特立獨行的性格和堅毅不拔的意志等。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教育下,毛澤東青年時代的理想、人格、斗爭才華以及哲學思維逐漸形成。(彭大成:《楊昌濟的英才思想及其對毛澤東的影響》,《中共黨史研究》2008年第5期。)在鄭林華看來,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還深受傳統文化中墨家思想的影響。他從小就接觸反映墨家思想的《水滸傳》等文學作品,使自己具有同情農民,尊重和倡導體力勞動,提倡節儉的思想。事實上,深受墨家思想影響的老一輩革命者,不止毛澤東一人,還有蔡和森等。(鄭林華:《毛澤東和黨的其他早期領導人與墨家思想略論》,《黨的文獻》2009年第3期。)

關於毛澤東沒有赴法勤工儉學的原因,楊曉偉認為,從歷史邏輯來看,並非某一個單純原因在起作用,而是幾大深層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反映為:毛澤東主張先研究中國文化和國情再出國,打好本國文化基礎﹔新民學會為了合理配置人才做了理性分工﹔蘇俄成為當時毛澤東留學的新目標﹔毛澤東此時正投身於火熱的社會運動和實踐,無暇出國。(楊曉偉:《毛澤東未赴法勤工儉學原因再探》,《黨的文獻》2011年第6期。)

毛澤東何時入黨?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已不成問題的問題,又引起了學者們的研究興趣。陳述認為,完全可以相信“中共一大前湖南(長沙)有共產黨組織,毛澤東又是湖南共產黨組織的發起人和領導者,所以說毛澤東1920年入黨絕不是‘孤証’”。(陳述:《對質疑毛澤東的入黨時間是一九二〇年的回答》,《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第10期。)李永春通過考察1920年10月至11月的“長沙學術講演會”,提出此間的活動和見聞成為促使毛澤東思想轉變的一次重要契機。他一方面受到蔡元培、章太炎等許多名人推動的新思潮新學術的熏陶,另一方面揚棄了羅素的思想主張,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李永春:《毛澤東與1920年長沙學術講演會》,《黨的文獻》2010年第5期。)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