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棉紗戰爭”與重慶的“大米戰爭”同時進行。成都解放后,投機倒把分子操縱了銀元市場、米糧和棉紗市場,東西都跟著銀元、米糧和棉紗漲價。人民政府雖然命令禁止銀元黑市、抓了一些銀元販子,可是幕后的操縱分子都沒有打擊到。人民幣繼續貶值,米糧價和棉紗價幾乎一天幾個樣,銀元黑市猖獗,搞得人心惶惶。賀龍命令一批軍用卡車開到重慶,把重慶的大批棉紗暗地運到成都,然后在市場上按投機商哄抬起來的高價拋出去,棉紗大王們照例都吃進去了。他們想:你們的老底我們清楚,隻要幾天吃光了,我再拋出去,我愛漲多少就漲多少,他們把一件棉紗的價格從400萬至500萬(舊幣)哄抬到1700至1800萬元。這時,政府在市場上繼續大量拋售,棉紗大王不惜高價吃進,他們的資本都陷進去了。
賀龍指示人民銀行把銀根抽得緊緊的,叫他們借不到憑以投機的人民幣。他們不知道政府從哪裡搞來這麼多棉紗,開始吃不住了,不得不停止吸收。這時,政府才開始降價拋售,1600、1500、1400,一直壓價。他們慌了,不得不跟著往外拋。政府便以較低的價格再買進來,接著繼續壓價,1200、1100、1000,一直壓到700多,600多,看趨勢政府還要壓價拋售。他們怕再降,帶來更大的損失,便驚慌失措地把現存的棉紗,以500萬元左右的低價拋出來。政府全部收買了。這時銀行逼他們還本付息,幾頭擠壓,那些大王不得不宣布破產。政府把他們掌握的棉紗抓了過來,穩定了價格,其他跟著棉紗漲價的東西也漲不上去了。
投機商們嘗到了鄧小平和賀龍的厲害,同時也看到了共產黨平抑物價、安定生活的決心。
1952年7月,鄧小平上調中央工作,出任政務院常務副總理。1952年8月,共青團中央向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劉少奇寫了一份報告,建議在政務院下設立一個與各部、委平級的全國體育事務委員會,建議該委員會的主任,最好請賀龍那樣的一位將軍來擔任。黨中央同意共青團中央的建議,並決定由政務院常務副總理鄧小平征求賀龍的意見。鄧小平在電話中對賀龍說:“政務院決定組建全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團中央和全國體總建議請你當主任。我和總理商量了,也感到由你來當最合適。”賀龍問道:“毛主席的意見呢?”鄧小平說毛主席也贊成。賀龍二話沒說,當即表示:“主席叫我干,中央叫我干,我就干。”11月15日,政務院第十九次會議通過,賀龍擔任國家體委主任。1954年9月,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上,賀龍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國家體育委員會主任。他隨即於11月,辭別戰斗和工作了5年的西南,同夫人薛明攜子女到北京上任,並立下了一定要摘掉中國“東亞病夫”帽子的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