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為了維護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歷史——與日本右翼勢力的斗爭

盤點70多年來 日本是如何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

文 · 經盛鴻
2012年12月13日08: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右翼人士否定南京大屠殺的言論

應該指出,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是不徹底的,尤其是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各項罪行沒有進行應有的清算與批判。這就給后來日本右翼勢力的翻案活動以可乘之機。

由於以上的原因,以及戰后蘇聯和西方兩個陣營的冷戰局面的形成等其他種種原因,戰后數十年來,日本右翼勢力一直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判決,尤其是對法庭關於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的宣判,進行攻擊與誹謗。南京大屠殺的血淚歷史在日本國內被刻意封鎖和淡化,直至20世紀60年代末,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內容仍是日本新聞出版界的禁忌。

南京大屠殺在日本被重新提出來,是在1967年。這年,日本進步人士新島良友在訪問南京后,首次發表了幾篇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文章。之后,早稻田大學洞富雄教授編著了《近代戰史之謎》,其中用了很大篇幅介紹南京大屠殺事件。從1971年6月開始,《朝日新聞》著名記者本多勝一訪問中國,對遭受日軍暴行的地區和幸存者進行了採訪,收集了許多檔案資料和照片,回國后出版了《中國之旅》,並在《朝日新聞》連載,裡面10次提到南京大屠殺,引起了日本國民的注意。這部報告文學在發行單行本之后,10年內重印了26次,成為長期暢銷書。以洞富雄教授為代表的一部分學者在1984年組成了“南京事件調查研究會”,開始具體調查南京大屠殺事件。洞富雄教授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新作《南京事件》和兩卷南京大屠殺資料集出版。至此,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真相引起了日本廣大國民的重視。

洞富雄、藤原彰、本多勝一、笠原十九司、井上久士、吉田裕等所代表的群體,被人稱為“大屠殺派”或“肯定派”。他們尊重歷史、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維護日中友好,與右翼分子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洞富雄繼《近代戰史之謎》、《南京大屠殺(決定版)》之后,又推出了《南京大屠殺之証明》等一系列很有影響的著作。藤原彰在他的《南京大屠殺》一書中,則特別強調指出,日軍在南京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是違反國際法和人道主義原則的。他嚴厲批評了日本右翼人士不把中國死難士兵列入被屠殺人數的做法。本多勝一又撰寫了《筆杆子的陰謀》,對日本右翼人士鈴木明等人的謬論一一予以批駁。“研究南京大屠殺全國聯絡會”編寫了《南京大屠殺》,笠原十九司撰寫了《南京安全區的百日》,津田道夫撰寫了《南京大屠殺和日本人的精神構造》。“肯定派”的研究成果顯著,成為一個極有影響的學派。以鬆岡環為代表的日本民間人士則通過對許多日本老兵的調查筆錄為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

但與“肯定派”相比較,日本由右翼人士組成的“否定派”,或稱“虛構派”、“幻想派”,則在日本的人數和影響更大。他們否定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說南京大屠殺是史無其事,乃是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編造”與中國人民別有用心的“虛構”,是一種“幻想”。其代表人物有鈴木明、山本七平以及曾擔任過南京大屠殺元凶、日“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鬆井石根秘書的田中正明等。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