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為了維護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歷史——與日本右翼勢力的斗爭

盤點70多年來 日本是如何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

文 · 經盛鴻
2012年12月13日08: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在這樣一個重要年份,卻傳出日本一些政客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消息。例如,在2012年2月20日,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與到訪的南京市政府官員舉行會談,在提及日軍“南京大屠殺”時,竟說:“的確存在常規的戰斗行為,但我認為南京(大屠殺)事件並未發生過。”河村隆之說,在1945年戰爭結束時,他的父親就在南京,“雖然當時事件過去近8年時間,但南京人卻對我父親很好”。他以此証明“南京大屠殺是不存在的”。他甚至狂妄地宣稱:“中國一直說是30萬南京平民被屠殺,糾正歷史認識是我的使命。”

其實,否定南京大屠殺,否定日本侵華史,是從戰時日本當局,到戰后的日本右翼學者與政客,一以貫之的政治宣傳和喧囂,背后隱藏著他們險惡的政治用心和蠱惑人心、顛倒是非的目的。中國人民與世界上主持正義的人士為了維護歷史的真實與人類的正義,與他們進行了長期的斗爭。

戰時日本當局對南京大屠殺的封鎖、掩蓋與粉飾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后,立即對手無寸鐵的民眾與放下武器的戰俘進行瘋狂的血腥屠殺,伴之以搶劫、強奸、焚燒。日軍的恐怖暴行延續了6周,殺害中國軍民達30萬人。南京成了一座人間的“活地獄”。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中最具代表性與典型性的暴行之一,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日軍在開始有計劃的血腥大屠殺的同時,也開始了有計劃的對南京嚴密的新聞封鎖。他們首先將南京城內的中國新聞傳媒機構掃蕩一空,破壞殆盡,並立即切斷了南京與外界的所有電訊聯系。日軍當局還嚴禁一切中外人員,包括外國新聞記者,進出南京,即既不讓任何人離開南京,更不容許任何人進入南京。這段時間,南京成了全世界新聞視野以外的一個被隔絕、被孤立、被封閉的城市。全世界的新聞傳媒,包括西方的與中國的,都得不到關於南京的任何一點真實信息。因此,對當時正在南京發生的日軍對中國戰俘與平民實施大規模血腥屠殺的情況,中外新聞傳媒都不能做一點報道,或者隻有十分模糊的片言隻字。

日軍當局隻允許日本隨軍記者採訪與報道有關南京淪陷后的情況。全世界所能得到的,隻能是經過日本當局嚴格審查過、由日本新聞傳媒記者發出的“南京獲得新生”、“南京一片祥和”、“南京人民喜迎解放、感激皇軍恩德”的消息。

日本隨軍記者中的大多數人,因長期受到日本當局的思想灌輸,早就喪失了人類起碼的良知,具備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一切思想特征與行為特征,是日本當局侵華與屠殺恐怖政策的熱烈擁護者與宣傳鼓動者。當日軍佔領南京后實施血腥的大屠殺時,他們自覺地充當了惡魔的辯護士與粉飾工,精心制造與發布各種虛假的消息,連篇累牘地寫下與拍發出一篇篇捏造南京“祥和”景象、南京市民感激日軍“恩德”、掩蓋與粉飾日軍大屠殺暴行的電訊、特稿與新聞照片,刊登在日本各新聞傳媒上。

例如,1937年12月22日,《東京朝日新聞》用了半個版面,刊登反映日軍佔領下的南京狀況的專題照片,標題為《對昨日之溫情——南京城內的親善情景》。照片共5幅,是該社特派記者河村於12月20日在南京拍攝的。第一幅照片題為《接受治療的中國傷兵》,內容是在一家醫院裡,日軍的軍醫和護士正在為中國傷兵診斷和治療。第三幅照片題為《炮聲停止后南京城內的親善情景》,內容是正在和中國攤販打趣的日本兵,一派與戰前沒有什麼區別的熱鬧的南京街頭景象。

再例如,在1937年12月30日,《東京朝日新聞》晨報刊登反映日軍佔領下的南京狀況的專題照片,內容是戴著紅十字會袖章的日軍衛生班成員在原外交部大樓的醫院裡,為收容的中國傷兵、俘虜進行治療與看護的情景。

【相關新聞】

延安時期 中共新聞傳媒對南京大屠殺的揭露與批判

解密:與南京大屠殺緊密相關的南京保衛戰

《南京大屠殺全史》:還原真實的1937

南京多形式紀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5周年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