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程潛,拒絕投靠蔣介石
1926年7月1日,北伐戰爭開始后,張軫率五十六團在軍長程潛指揮的第六軍序列內參加北伐。五十六團在張軫指揮下,一路北上,抵達湖北汀泗橋。8月30日,部隊接到新命令,由汀泗橋經崇陽、溪口、三都等地,向修水折返江西。當時,官兵們思想一時想不通,程潛要求在部隊中做好顧全大局的說服工作。
張軫教育部隊官兵說:“現在,第一路軍(北伐軍)的第四軍已將吳佩孚包圍。但是,如果對襲擊第四軍背部之敵置若罔聞,不予理睬,一旦讓他們如期趕到,不僅我們消滅不了吳佩孚,而且還會導致我們陷入被動的兩難境地。如若現在堅決貫徹執行上級命令,迅速回撤江西,及時消滅修水、銅鼓之敵,那麼,我們就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不僅可以消滅吳佩孚,而且還可以消滅孫傳芳!”
當時,軍閥吳佩孚已被國民革命軍在汀泗橋打敗,殘部退守武昌。而軍閥孫傳芳仗其軍事實力,給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發電報通牒:限24小時內撤回攻贛部隊。蔣介石咽不下這口氣,擺開了與孫傳芳決一死戰的架勢。這樣一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九江與孫傳芳部展開了作戰。
第六軍的任務是攻打修水。張軫率領的五十六團由三都開始以最快速度通過20公裡隘路險境,突然出現在修水北門外的鳳凰山下,立即發起進攻。
守衛鳳凰山的孫傳芳部利用暗堡,拼死阻擊。張軫命令部隊迅速隱蔽,派出敢死隊端掉暗堡。很快,五十六團攻上了鳳凰山,佔領了修水、銅鼓與宜豐。
按照原定的作戰計劃,攻佔南昌城應由第二、第三軍及第六軍一個師配合完成,但此時程潛得到情報:南昌城的守衛空虛,於是下令第六軍單獨攻打南昌城。北伐以來,張軫的第五十六團表現頗得程潛贊賞,所以這次行動前,程潛約見張軫,命其率部擔任攻克南昌的先鋒。
9月18日,張軫指揮部隊悄悄接近了南昌漳江門,快速佔領有利地形,並迅速從漳江門城牆一段200米左右的沒有修復的豁口潛入城內。守城的孫傳芳部措手不及,棄城而逃。次日,程潛率第六軍全部進入南昌城內。
蔣介石見程潛奪得頭功,心裡不快,就命令第二、第三軍就地休整,使第六軍孤軍突出。孫傳芳發現后,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反扑。第六軍在南昌城內孤軍奮戰,被打得七零八落。程潛隻好化裝成放牛翁,逃離了南昌。張軫率五十六團抵御了兩天兩夜后,也不得不化裝成漁民,逃出南昌。
程潛落荒而逃之時,蔣介石乘勢組織第二、第三軍進攻南昌,打敗了孫傳芳,把“歷史功績”記到了自己的名下。對於蔣介石的這種卑劣行徑,張軫十分看不慣。
此后,程潛重招舊部,重整第六軍,張軫在重整后的第六軍任第十八師師長。
1927年3月,第六軍攻打南京,張軫率部英勇作戰,與兄弟部隊一起一舉拿下南京城。
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汪精衛叛變革命,寧、漢合流。國民黨新軍閥內部隨之爆發一系列斗爭和沖突。程潛在內斗中失勢被軟禁,張軫得以升任第六軍代軍長。但張軫拒絕投靠蔣介石,蔣介石因此恨其入骨,處處敵視刁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