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張軫金口起義:從國民黨陸軍中將到解放軍第五十一軍軍長

○葉青鬆(解放軍)
2013年01月09日08: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傀儡軍長”獲寶鼎勛章

第十三軍原為湯恩伯所指揮,湯恩伯由第十三軍軍長提升為第七集團軍前敵總指揮后,原本是想把軍長的位置留給自己心腹的,故張軫接任十三軍軍長引起了湯恩伯的不滿,再加上第十三軍下面3個師的師長全是湯恩伯的心腹。張軫這個軍長自然就成了有職無權的“傀儡軍長”。

1939年5月,日軍進攻河南唐河、新野。看到日軍在河南燒殺淫掠,張軫滿腔憤慨,拒絕執行湯恩伯“向后撤退”的命令,下令部隊與日軍正面對抗,保護民眾,最后十三軍八十九師在戰斗中傷亡2000多人。

湯恩伯獲悉傷亡情況后,大為光火,不向張軫打招呼,就直接給八十九師師長下令撤退。

張軫接到報告,立即趕到湯恩伯的指揮所,據理力爭。可湯恩伯不為所動,執意撤軍。張軫火冒三丈,指著湯恩伯的鼻子,義正詞嚴地說:“現在國難當頭,日本鬼子步步緊逼,我們作為軍人,為什麼不去抗日?!你這樣做,就不怕老百姓罵我們的祖宗三代,在背后戳我們的脊梁骨嗎?!”

湯恩伯被問得理屈詞窮,惱羞成怒。他豈能容忍一個“傀儡軍長”如此放肆,桌子一拍,大聲吼道:“我撤了你的職,我看你還能蹦多高?從現在開始,十三軍軍長由我本人兼任!”

這還不算,湯恩伯還當著張軫的面,讓機要參謀記錄撤銷張軫軍長職務的口述電報,並立即發給蔣介石。

沒想到,蔣介石竟批准了這一報告。顯然,蔣介石心中還記著張軫的老賬。

就在蔣介石批准湯恩伯撤銷張軫第十三軍軍長一職的同時,李仁宗也打了一個報告給蔣介石,要給張軫請功。

於是,蔣介石打電話問李宗仁:這是為什麼呢?

李宗仁說:“委員長,古人尚懂得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為善不顯的道理。我李宗仁作為帶兵打仗之將,亦應該懂啊!張翼三被撤職是湯在氣頭上而為,難以服眾。部隊上下都知道,張翼三在抗日戰場上足智多謀,指揮若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予獎賞,將會影響官兵的情緒啊!”

蔣介石“嗯”了一聲,放下電話,也批准了李宗仁的報告,給了張軫一枚寶鼎勛章。同時,按李宗仁的推薦,任命張軫為豫鄂邊游擊總指揮。1939年7月,張軫被調到重慶任軍政部第二補充新兵訓練處處長兼渝南警備司令,7月14日,晉升為陸軍中將。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