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十年一劍——民國俠女施劍翹刺殺孫傳芳始末

米艾尼
2013年03月26日08:3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孫傳芳

  施谷蘭在1963年曾手寫了一份《施谷蘭手刃復仇經過》,這份手稿從未被公開刊發。施谷蘭的孫女施朝給記者展示了這份珍貴的手稿,其中,施谷蘭詳細回顧了父親被孫傳芳俘虜以及虐殺的經過。

  “自稱五省‘聯帥’的孫傳芳,陰謀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領兵北上,先父奉命拒之於徐州以北地區。孫傳芳連發三個電報要先父同他合作,倒戈內應,先父為人剛直,鄙孫北上作亂,妄動干戈,反予以迎頭痛擊,隻因孤軍深入,后援不繼,在固鎮附近被孫部包圍俘虜,押往蚌埠。”

  施谷蘭的兒子施羽堯曾對外祖父被俘的細節有更具體的闡述:“施從濱在被包圍后曾經乘鐵甲車撤退,但是孫傳芳命人拆掉了鐵軌,導致鐵甲車翻覆,倒在地裡,外祖父和他的隨從全部被俘。”

  按照慣例,戰爭中對已經失去戰斗能力的俘虜應該保障其生命安全,但是,孫傳芳顯然沒有按照常理出牌。

  雖然周圍有很多人為施從濱求情,但是孫傳芳還是在很短的時間裡下令將施梟首暴尸示眾。

  戎馬一生的施從濱最終在蚌埠被殺,頭顱被懸挂在蚌埠火車站前,為了增加對他的羞辱,孫傳芳還命人在白布上用紅字寫著“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

  在被暴尸了三天三夜之后,當地的紅十字會以有礙衛生為由,草草收殮了施從濱的尸首,孫傳芳聽說了,還大發雷霆了一番。施谷蘭得知她父親被殺的確切消息已經是許多天以后的事了。

  “1925年冬天,三叔以同鄉的名義將先父尸體運回原籍安徽桐城,又來到天津看望寡嫂孤侄,我才知道先父確實是被孫傳芳殺了。”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雖然當時的施谷蘭不到20歲,但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個道理,她是懂得的。

  戰爭年月,一個軍人戰死不足為奇,但是對於他的家人來說,卻是滅頂之災。

  最讓施家上下不能原諒的,是孫傳芳對施從濱的虐殺和暴尸。

  施谷蘭從小就是施從濱最疼愛的女兒,也是家裡的老大,她心中的憤怒和仇恨自然也最深。

  得知父親死訊的那夜,施谷蘭寫了一首詩,句句淚水,字字仇恨——

  戰地驚鴻傳噩耗,閨門疑假復疑真﹔

  背娘偷問歸來使,叔叔潛移劫后身﹔

  被俘犧牲無公理,暴尸梟首滅人情﹔

  痛心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

  那個深夜裡,熊熊的復仇之火在施谷蘭的心中被點燃了,一燒就是十年。

  對愛情的向往、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都在一剎那間從她的心裡被抽離了,她的世界裡,從此隻剩下復仇二字。

(責編:孫琳、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