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長嶺
2013年06月20日08: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33年9月,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正式開始。這次“圍剿”,蔣介石直接用於進攻中央蘇區的兵力達50萬人。其中,北路軍以顧祝同為總司令,蔣鼎文為前敵總指揮,第一、第二、第三路軍計33個師又3個旅為主要的進攻力量。北路軍基本上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其中陳誠任總指揮的第三路軍18個師又1個補充旅為北路軍主力,集結於南城、南豐、臨川地區,在第一路軍和第二路軍配合下,作為攻擊軍,由北向南,構筑碉堡封鎖線,承擔主攻任務。
9月28日,第三路軍第八縱隊指揮周渾元率所部3個師趁紅軍東方軍在福建作戰之際,從南城硝石出發,趁虛攻克黎川。
黎川是中央蘇區和贛東北蘇區的最主要通道,是中央蘇區閩贛省的省府。周渾元的得手,使蔣介石大為興奮。為防止黎川再次“陷落”,他立即指示中路軍的3個縱隊爭分奪秒,在黎川城后面搶筑碉堡:從10月份開始,吳奇偉率第六十七、第十一師,於南豐和南城交界之處七裡坳—裡塔—東坪—營前一線筑碉,以裡塔為中心,構筑團級碉堡,限15天完成﹔郭思演率第九十七、第九十九師,於宜黃東部的永興橋—見賢橋—麻坑橋筑碉,以麻坑為中心,構筑團級碉堡,限15天完成﹔薛岳率第九、第七十九師,於南城硝石—黎川一線筑碉。上述碉堡,以黎川城為中心點,成半弧型向西北密集分布於南城、南豐、黎川等縣的主要道路上,給周渾元部以強有力的后方支援。
黎川的丟失,使紅軍高層大為震驚,中革軍委立即命令東方軍從福建回師,伺機奪回黎川城。由於國民黨軍第八縱隊3個師防守黎川,紅軍領導人清醒地認識到,以東方軍約2萬人的部隊強攻黎川是不現實的。因此,9月29日,中革軍委代主席項英給朱德、周恩來發電:東方軍進攻敵人突擊隊(國民黨第八縱隊)翼側。具體動作是,紅五軍團在資溪橋、黎川以東地區阻止資溪橋、硝石、黎川間敵人前進﹔紅三軍團適時前出資溪橋以北,進攻由南城隱蔽向資溪橋移動的敵人。10月3日,朱德、周恩來就東方軍作戰意圖電告項英:作戰的關鍵在於東方軍能否集結最大兵力,以最大速度趕在撫西敵援來至硝(石)、黎(川),工事未固之先,進擊硝、黎敵人,並將攻擊日期定在10月8日。1933年10月初,回師的東方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在黎川洵口殲滅了從黎川城出發的敵第五師1個旅,活捉其旅長葛鐘山,大驚失色的周渾元將其3個師縮在黎川固守。東方軍繼續北進,並於10月8日按時趕至硝石發起進攻。
硝石地處南城東南,與黎川交界,距黎川約40公裡,是南(城)黎(川)公路的重鎮,也是由贛入閩最主要的通道,紅軍如果佔領了硝石,將切斷國民黨第八縱隊與后方的聯系,黎川城將成為被紅軍圍困的一座孤城。此時,防守硝石的是第八縱隊第二十四師黃子咸部。黃部是9月29日接進攻黎川的周渾元縱隊3個師留下的防務進駐的。雖然進駐不到10天,但是周渾元3個師早就在此修筑了碉堡,黃部又進行了完善,至10月8日,已完成了村落及外圍的第一、第二線防御陣地,形成了堅固的支撐點。10月8日,東方軍向硝石發起進攻。由於國民黨軍在南城修建了2個軍用機場,白天有國民黨飛機的密集轟炸,紅軍把進攻的重點主要放在晚上,接連進攻了5天之后,國民黨的援軍已經出動,紅軍被迫撤離硝石,轉攻資溪橋。
資溪橋位於硝石東南、黎川之北,處黎硝公路中段,紅軍意圖攻佔資溪橋,隔斷黎川城和硝石之聯系。10月18日,黎川城的周渾元第八縱隊除以1個旅守城外,已到資溪橋,並迅速修建了堅固的堡壘。而從南城出發支援硝石的國民黨第三路軍第五縱隊4個師,在薛岳的指揮下,越過硝石,也已趕至資溪橋西北面的譚頭。於是,在資溪橋—譚頭方圓20公裡的地域內,國民黨軍集中了2個縱隊、7個師、26個團的強大兵力。
此時,紅軍“左”傾錯誤領導人無視自己力量的劣勢,命令紅一軍團向黎川東南的湖坊移動,作為東方軍的預備隊,協同東方軍在資溪橋地區同國民黨軍隊決戰。10月22日,東方軍在彭德懷指揮下,向資溪橋發起進攻。至10月26日,紅軍主力接連數天擺在敵人堡壘據點之間,白天遭受飛機轟炸,夜晚則露宿戰場,疲憊不堪,中革軍委遂於26日放棄在資溪橋地區與敵決戰的意圖。薛岳率國民黨軍第九、第七十九師,於南城硝石—黎川一線筑碉。
鑒於黎川、南城間堡壘重重,新到中央蘇區的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命令蕭勁光、粟裕率領剛組建的紅七軍團,越過黎川和南城,借助山間小道,隱蔽地接近金溪縣的滸灣鎮,以便出其不意地攻擊滸灣守軍,吸引撫河以東的國民黨軍救援,然后由紅三軍團跟在紅七軍團后面,打擊國民黨軍援敵,以求消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同時命令紅一軍團北出國民黨軍尚未完全封鎖的宜黃棠陰碉堡群,向紅三、紅七軍團靠近,隨時打擊增援的國民黨軍。
滸灣距離國民黨北路軍總指揮部撫州僅20公裡,由於國民黨軍攻擊進展順利,此地已是國民黨軍隊的后方。守軍為宋希濂第三十六師5個營,雖然是新成立的部隊,兵員、槍彈均不足,守軍也缺乏訓練,但滸灣自古就是軍事要地,地扼撫(州)金(溪)公路中間,南面既有金臨渠,又有數百米寬的撫河,前后丘陵密布,再加上守軍修筑了大量碉堡,地形易守難攻。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