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艱難的手術說服工作
1975年初,醫療組專家開始為毛澤東白內障手術做准備。他們把中央直屬招待所——華北招待所的兩間小會議室辟成臨時病室,為40名高齡白內障患者分別進行白內障摘除術和中醫白內障針撥手術。這40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由西醫做白內障摘除術,另一組由唐由之進行白內障針撥術。兩組醫生既要注意患者的手術過程,同時也要總結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40名白內障患者手術成功后,記錄兩種手術效果的總結報告都呈送到周恩來面前。周恩來經慎重對比和咨詢后,最終批准以中西醫結合的白內障針撥術來治療困擾毛澤東多年的白內障。
經過半年多的准備,中央正式決定:由唐由之主刀為毛澤東做白內障手術。唐由之回憶說:“任務果然落在我頭上了。一想起這次任務的重大,我一個星期都睡不踏實。”
決定由唐由之主刀后,唐由之主動請求除了已定的名單外,希望能再增加一位手術助手,並希望從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醫生中增選。其實,按常規,這種手術有一名助手足矣。但唐由之內心有一個期待:中醫眼科人員肩負著這項意義重大的任務,如果能有西醫眼科人員一起加入,從中體現中西醫團結合作的精神更好!他的請求得到認可,中共中央辦公廳保健局最后確定的毛澤東眼科手術人員名單上,增補了北京同仁醫院醫生張淑芳作為第二手術助手。
隨后,毛澤東眼科醫療小組“真槍實彈”的准備工作在唐由之的帶領下全面開展起來。唐由之像一個戰場上的總指揮,除手術本身外,他還給其他人做了分工,對每項工作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麻醉針打得好不好,是手術的關鍵一環。當時,眼科手術還需要做球后麻醉,這個注射由眼科醫生親自操作。正常情況下,眼球的轉動,依靠眼球后面的幾條肌肉協調控制。球后麻醉打得好,那些肌肉鬆弛了,眼球就不能轉動了,瞳孔會稍許散大,眼壓也輕度下降,甚至瞼裂的皮膚也會輕度鬆弛,這種效果有利於眼科手術的精確操作。經過多年實踐,唐由之的操作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為毛澤東做手術,麻醉必須一針到位、百分之百見效,絕不能第一針打不好,再打第二針。為保險起見,張曉樓主動要求唐由之給他試打,想親身體驗一下,結果十分理想,真是一針見效。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