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理直氣壯 借典助理 理從事出

梁 衡:關於毛澤東文風的鮮明特點

2013年11月18日08:39   來源:北京日報

  下篇

  也許有人不禁要問:毛澤東為什麼能寫出這樣精彩的文章,有什麼秘訣嗎?其實,不是什麼秘訣,是規律,是大白話。如果好算是秘訣的話,主要有三條:一是多讀書﹔二是不脫離實踐﹔三是不偷懶,親自寫。

  第一個原因是多讀書。

  毛澤東讀書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讀得多。他自述其學問,從孔夫子、梁啟超、拿破侖到馬克思,什麼都讀。現在,廬山圖書館還保存有他在廬山會議期間的借書單,從《廬山志》《昭明文選》《魯迅全集》到《安徒生童話》,內容極廣。

  二是讀書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井岡山、延安時期找不到書,他派人到敵佔區買。那時八路軍駐西安、武漢、重慶等辦事處,都有一個任務,就是給延安買書。解放后他出差,隨身的行李首先是一個大的木頭書箱。他的住處名“菊香書屋”,藏書9萬冊。他睡一個大木床,有半個床堆滿書,就這樣常年伴書而眠。而且為了方便看書,有兩個床腿還墊高一拳頭,床面左右傾斜。晚年,他患眼疾近乎失明,就專從北大請一個教師來給他讀書。他在延安時說過:“我要能再活10年就一定要學習9年零359天”。他去世的前一天,全身插滿管子,醒過來就看書。最后一次閱讀是去世前7小時。

  三是認真讀,研究,辨析,寫了大量筆記、批注。如1958年劉少奇談到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以此來說明唐代在外為官不帶家眷。他為此翻了《舊唐書》《全唐詩話》,然后給劉寫信說:

  唐朝未聞官吏禁帶眷屬事,整個歷史也未聞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離家”一詩便作為斷定古代官吏禁帶眷屬的充分証明。自從聽了那次你談到此事以后,總覺不甚妥當。請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對的,我的想法不對。睡不著覺,偶觸及此事,故寫了這些,以供參考。

  這裡引出一個問題:一個領袖首先是一個讀書人,一個讀了很多書的人,一個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一個不會自己母語的公民是不合格的公民,一個不熟悉祖國典籍的領導者是不合格的領袖。毛澤東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僅《毛澤東選集》四卷中共引用成語、典故342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