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他說:“我要能再活10年就一定要學習9年零359天”。《容齋隨筆》是他去世前讀的最后一部書。
題記: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毛澤東是偉人,是政治領袖,也是文章大家。從來的紀念都是對歷史的盤點和對未來的設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出現了許多新矛盾,積累下不少問題,在文風方面更是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以史為鏡,這也是正常思維,正常邏輯。毛澤東說過:“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在的活人,向外國人學習是為了今天的中國人。”所以,重提毛澤東的文風,研究它、學習它,實際上是對現實中某些不良文風的批評和對良好文風的呼喚。
上篇
毛澤東的文風正如他的事業,其成就是多方面的,我們隻能抽取某幾個側面。從今天角度來講,我個人認為,毛澤東的文風有四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這可以從其文章的氣勢、思想、知識和語言來認識和領會。
第一個特點是有氣勢,即有革命家的氣勢——“理直氣壯,舍我其誰”。
領袖是什麼?是領頭羊,是旗手,是燈塔,是大丈夫。當領袖先得有一種“丈夫立世,獨對八荒”的英雄氣概。凡是讀過毛澤東文章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那種高屋建瓴、酣暢淋漓的氣勢。請看他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這真是氣貫長虹,充滿歷史唯物主義和人民英雄主義的博大氣象。這一段文字由周恩來手書,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兩個偉人的作品,文章、書法都可謂中國最大的一塊“雙絕碑”。這種氣勢在他一生的文章中是貫徹始終的。這是由其理想、意志、學識和性格決定的。他最早的上小學時寫的一首詩《詠青蛙》就氣度不凡: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虫兒敢做聲?
他在青年時期辦《湘江評論》,面對風雨如磐的黑暗世界就喊出: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在革命最困難的時候,他講:
中國共產黨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清醒地估計了國際和國內的形勢,知道一切內外反動派的進攻,不但是必須打敗的,而且是能夠打敗的。當天空中出現烏雲的時候,我們就指出:這不過是暫時的現象,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即在前頭。
在革命取得勝利時,他講:
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吧,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毛澤東的一生絕不服軟,絕不示弱,他的文章和講話始終充滿硬氣、正氣和王者之氣。
頻道精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 |
相關專題 |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