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實錄:逄先知馮蕙熊華源談《毛澤東年譜(1949-1976)》

2013年12月25日09: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馮蕙、熊華源做客人民網(方蕊娟 攝)

>>進入直播頁面   >>觀看視頻

相關新聞:

逄先知:《毛澤東年譜》花費十多年時間 20位編者集體創作

逄先知:當今研究《毛澤東年譜》有四個方面價值

逄先知:應當歷史地評價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

馮蕙:《毛澤東年譜(1949—1976)》有四個編輯特點

熊華源:《毛澤東年譜》注釋近30萬字 佔全書內容十分之一

熊華源:《毛澤東年譜(1949—1976)》注釋有四條原則

組圖:逄先知、馮蕙、熊華源談“《毛澤東年譜(1949—1976)》的編輯特點和出版意義”

文字實錄

[主持人]: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的《毛澤東年譜(1949—1976)》,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22日起在全國發行。全書共6卷,近300萬字。12月24日9時,人民網黨史頻道邀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室務委員馮蕙、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原主任熊華源做客人民網,以“《毛澤東年譜(1949—1976)》的編輯特點和出版意義”為主題,與廣大網友交流。

[主持人]:首先還是對三位老師今天能夠從百忙之中抽空過來再次表示歡迎。我們知道咱們這部書發行之后在網上很多網友都非常關注,想先請逄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這部書的基本特點。

[逄先知]:今天我把這部年譜帶來了,請網友們看一看這部書的樣子,一共是六卷,將近300萬字。這部書我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有20位同志參加,是集體創作。這是一部迄今為止比較全面反映毛澤東領導新中國27年歷程的編年體著作。這部書可以為研究毛澤東這27年的思想理論、工作實踐、各種各樣的活動,研究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成就、經驗和艱苦的探索,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由來,它形成的基礎,提供大量的資料。

[逄先知]:所以,編輯出版這部書,對今天還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編輯這部書是一件很艱苦、很細致的工作,不是簡單地把材料編排編排就完了。要看大量的文獻資料,查很多書籍,做大量細致的研究、選編、撰寫和考証工作,全書還要有嚴格的統一體例。年譜的靈魂就是事實准確。在編寫年譜過程中,作了大量考証工作,這個考証工作說起來很簡單,其實也是很艱苦,比較枯燥,但是必須要做。有時為了考証一件事實、一個年份、一個具體日子,甚至訂正文獻中的一個錯字,要查閱很多材料、訪問有關人員,往往要花大半天時間,甚至花幾天的時間。我說這部書的撰寫很艱苦的程度,它的甘苦隻有參加編輯的人員才能體會到。

[逄先知]:今天有幸在毛主席誕辰120周年的時候,把這部書奉獻給全國人民,感到非常榮幸。

[主持人]:這部《年譜》寫的主要是毛主席從1949年到1976年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他的一些手跡、開會的講義之類的。可以想象到經過這麼漫長的歲月,而且還經過了這麼多年,還能把它這麼完備地搜羅到一起,老師們費了不少心思吧。

[逄先知]:這首先要感謝中央檔案館,因為我們使用的檔案主要是中央檔案館提供的,這是最權威的第一手材料,包括解放后毛澤東的大量手稿復印件和講話記錄。當然還有其他已經公開發表和未經公開的一批重要的日記等。使用這些材料也要考証一下,不是簡單地拿過來用就是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