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陳雲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的歷史貢獻【2】

陳 群

2015年06月23日15: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是最快的速度

陳雲認為,從長期來看,國民經濟還是要有計劃按比例地穩步前進,這樣做,才是最快的速度。否則,造成種種緊張和失控,難免出現反復,結果反而會慢,欲速則不達。1958 年以后,我們黨在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上一度發生過急躁冒進的“左”的錯誤,代價是重大的。今后前進的步子一定要穩,不要再折騰,必須避免反復和出現大的“馬鞍形”。人民向往四個現代化,要求經濟有較快的發展,但他們又要求不要再折騰,我們應該探索在不再折騰的條件下有較快的發展速度。經濟形勢不穩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勢不穩定。這是多年來的經驗教訓。

陳雲說:我們的工作部署,要反復考慮,看得很准,典型試驗,逐步推廣,穩扎穩打。做工作不能隻想快。慢一點,穩當一點,可以少走彎路。走彎路的損失比慢一點、穩當一點的損失大。我們工作的基點應該是:爭取快,准備慢。毛主席說過:“向著最壞的一種可能性作准備是完全必要的,但這不是拋棄好的可能性,而正是為著爭取好的可能性並使之變為現實性的一個條件。” (《毛澤東選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784 頁。)這樣,才能保証我們立於不敗之地。

上世紀50 年代,陳雲主持編制和組織實施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既借鑒蘇聯的經驗,又立足於我國的具體實際,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比例關系安排得比較協調,因而使得經濟發展的速度是很快的,經濟效益也是比較好的。特別是全國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這對於推動新中國從落后的農業國逐步走向先進的工業國,具有轉折性的意義。

1988 年10 月8 日,陳雲在一次談話中曾經這樣說過:在歷史上起過作用的辦法,現在不應該全部照搬,但也不能一概否定。三年恢復國民經濟,趕上蔣介石22 年。有計劃地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以來,中間雖有曲折,但發展也不算太慢。而美國的發展,“從華盛頓時代算起,到現在近二百年”。(《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年版,第510 頁。)

經濟發展速度的快與慢是相比較而言的,要讓經濟發展得快一些,這並不取決於我們的主觀願望,而取決於客觀實際條件和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根據客觀條件和經濟規律的要求,一時快不了,但隻要把工作做得扎實,各方面都相互協調平衡,就可為以后的加快發展打好基礎和准備好推動力。反之,如果不顧客觀條件和違反經濟規律蠻干冒進,即使一時快、上去了,最后也會掉下來、慢下來,欲速則不達。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就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規律。如果不按比例發展,各個產業之間、經濟種類之間的協調與平衡就會被打亂,就會造成經濟的困局與危機,哪裡還談得上加快經濟的發展呢?這是許多歷史事實充分証明了的。搞計劃經濟要按比例發展,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要按比例發展。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計劃仍然是國家重要的宏觀指導和調控手段。市場由於自身存在盲目性、自發性和滯后性,不可能解決經濟按比例發展的問題,仍然要通過制定科學的經濟計劃、規劃來安排經濟發展的比例關系。這就是陳雲反復強調“國民經濟還是要有計劃按比例地穩步前進”的原因所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陳雲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