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其慶
開國中將韓偉
水碧江寒向北流。溯81年的時光逆流而上,那場戰役緩緩鋪開呈現在眼前:1934年11月,中央紅軍一路疾行抵達湘桂交界,連續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后,在湘江邊遇到長征以來最殘酷的一場戰斗。蔣介石決心將紅軍圍殲於湘江以東,派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自己則在南昌行營親自督戰,“黨國命運,在此一役。”湘江邊,注定發生一場慘烈血戰。
蕭瑟之風湘江來。在廣西興安縣界首鎮(歷史上曾屬全州),一座明清建筑“三官堂”獨立在湘江西岸,當年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軍團長指揮作戰的臨時指揮所就設在這裡,撫摸被炸彈震得剝落的牆壁,塵封於江底的喊殺聲泛出水面。當年,中央紅軍掩護的黨中央和中革軍委就是在這裡渡的江。為了保証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能安全通過湘江,紅1軍團在在腳山鋪一帶阻擊陣地傷亡了3000多人,紅3軍團第4師在光華鋪阻擊陣地上傷亡了1000多人,第5師在新圩阻擊陣地傷亡了2000多人。敵機在天上瘋狂盤旋掃射,在廣西全州縣一個叫岳王塘的江水轉彎處,由於江水漸緩,從上游漂浮下來的紅軍尸體聚集在這裡,江水看上去灰蒙蒙一片。整個湘江戰役,紅軍傷亡、被俘和失蹤人數近5萬之巨,中央紅軍從長征出發時的8.6萬人減少到3萬余人,隻此一役,折損過半。湘江戰役,注定永留史冊。
碧透湘江披熱血。最為悲壯、可歌可泣的是紅5軍團34師。紅5軍團是全軍的后衛,而紅34師是后衛的后衛,是總后衛。承擔中央縱隊的殿后任務,在敵軍的包圍圈越縮越緊、跨越湘江之路隨時可能被切斷的危情時刻,他們隻能在全軍過江之后再過江,面臨的處境凶險至極。紅34師是全軍著名的“鐵流后衛”,由來自寧(化)、清(流)、(長)汀、連(城)、(上)杭、永(定)、(龍)岩、武(平)的閩西子弟兵組成。主力紅軍西渡湘江以后,敵軍如飛蝗扑來,切斷了34師到江邊的通道,34師血戰數日,與敵人拼盡彈藥。最后,除了紅34師代理參謀長王道光按中革軍委命令帶領200余人突出重圍返回湖南,100團團長韓偉率10余人跳崖幸存外,6000閩西將士幾乎全部陣亡,鮮血染紅江面。至今,當地還有“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法。
湘江嗚咽悼英雄。紅34師以全師覆亡的犧牲,換取了主力紅軍的西進,那6000個年輕的生命,從此長眠於異鄉。湘江戰役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設想,革命星火重燃於未熄。
頻道精選
相關專題 |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