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党史频道 >> 图书连载 >> 观领袖 品党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 观领袖 品党史>>
   本书汇集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一批青年编研工作者运用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文献来解读党史上的一些重大决策的文章。这些文章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俱佳,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广大党员干部可从书中汲取丰厚的思想营养和治国理政的智慧。
   全书分为“领袖思想散论”、“战略决策梳理”和“党史国史探微”三大块。透过书中的各篇文章,读者可以领略和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他们对新中国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可以重温新中国一些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党的一些重要理论和重要实践是如何演进和发展的。【目录】
 
作者简介
《观领袖 品党史》
   本书收录的是《党的文献》编辑部八位青年编辑的文章。《党的文献》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共同主办的中央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以公布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领导人的重要历史文献,刊发中共领袖人物的生平思想研究文章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文章为主要特色,同时也发表党史国史专题研究、作者亲历、访问记录、学术争鸣、研究综述、历史随笔、书评、文摘信息等方面的文章。
章节精选  
从毛泽东的批示看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领导方法
    从1949年12月率部进驻重庆至1952年7月调离,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主政西南是他辉煌人生的不朽篇章,也是他走上中央领导岗位的重要起点。正是基于邓小平这一时期所展示的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和卓越不凡的政治智慧,才有了毛泽东那一句高度评价:“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汪东林:《梁漱淇与毛泽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详细】
略论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详细】
对毛泽东在“大跃进”时期提倡“留有余地”的几点分析
    关于“大跃进”运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1958年1月南宁会议到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是“大跃进”运动的发动阶段;从八大二次会议到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是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髙潮阶段;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是初步纠正“左”的错误的阶段;从庐山会议后期“反右倾”到1960年底1961年初,是“继续大跃进”直至全面结束的阶段。毛泽东是“大跃进”的发动者和领导者。【详细】
刘少奇与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
    1950年5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刘少奇在酝酿、起草、贯彻、宣传《婚姻法》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酝酿阶段,他向中央妇委布置了起草《婚姻法》的工作并阐述了党中央关于制定《婚姻法》的出发点和原则;在起草阶段,他关注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并积极为《婚姻法》的颁布营造宣传氛围;在贯彻阶段,他就执行《婚姻法》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细致指导;在宣传阶段,他参与领导了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工作。【详细】
邓小平对“大跃进”的理解和认识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对于“大跃进”,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有过两次重要的讲话。一次是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说:“不要造成一个印象,好像别人都完全正确,唯独一个人不正确。这个话我有资格讲,因为我就犯过错误。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们是积极分子,反右派扩大化我就有责任,我是总书记呀。【详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探索创新及启示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从农村的改革起步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大力推动下开拓前进的。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变革的紧要关头,邓小平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高屋建瓴地擘划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为突破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旧体制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关于邓小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农村改革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详细】
邓小平金融改革思想中蕴含的方法论启示
    金融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金融改革,邓小平有过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是邓小平关于金融改革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邓小平从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的高度,为我国金融改革给出的方法指导。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背景下,对比与我国同样处在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越南在2008年发生的金融动荡,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金融改革的思想,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五点方法论启示。【详细】
邓小平的晚年思考及其启示
    在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晚年总是令人着迷,尤其对于像邓小平这样开辟了一个伟大新时代的领袖人物来说,更是如此。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晚年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有哪些重要的战略思考呢?系统考察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伟人晚年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个问题是研究范围,即研究邓小平的晚年,其上界从何算起?【详细】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工作重心转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有一系列关于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论述和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渊源之一。学习这些思想和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的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发展成为新时期中国的主题。【详细】
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人民的意愿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提出过许多明确的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领导艺术。2002年,党的十六大基于我国国情,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与之前确定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要求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详细】
我要评论  
 
 相关作品推荐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