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22: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相关阅读】
当历史的脚步跨进2012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十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国人民抢抓机遇,奋力前行,努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书写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新篇章。
一、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经过前20多年的发展,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这个进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样发展等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回答和正确选择,成功地开辟和发展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在顺利完成中央领导集体新老交替的同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此为起点,我们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
新征程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同时又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
2000年,我们虽然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包括农民人均收入等指标还没有达到标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和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已经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国际市场波动和主要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和风险加大。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在经过1993-1997年实现从过热到“软着陆”,以及1998-2000年反过冷、反通缩实现经济回暖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
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发展达到了新水平,但同时也面临一个“经济成长门槛”。需要我们在推动发展上认真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举措得当,从而成功跨越这个门槛,把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地推向新的阶段。而在这个时期,不断出现的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也更加紧迫地考量着我们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求我们对“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作出新的回答。要求我们党在发展指导思想上要有新的突破。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正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需要”,科学发展观被及时提出来。2003年10月11日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在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关系,全会同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原则要求。
科学发展观能够在党的十六大后不久就被提出来,是建立在对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是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源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总结过去十三年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直接的思想来源。而2003年春夏之交爆发的非典疫情成为科学发展观提出和形成的直接诱因。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观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经济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推动中国经济走上了一条更加科学的道路。